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記者於文靜)2023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將加快推進六大領域科技創新,着力在種業創新攻關、耕地保護利用科技創新、農機裝備補短板、農業生物安全研究、農業綠色發展技術供給、鄉村發展科技支撐等領域加大工作力度。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16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2023年工作會議上&&,今年要以高質量全方位支撐農業強國建設為統領,持續打造國家農業科技戰略力量。推進“舉院抓大事”改革,加快優化學科布局和科研力量布局,加強人、財、物等科技資源統籌配置,加強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攻關,加快科教、科産融合發展,擴大農業科技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支撐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定安全供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整體能力。
中國農業科學院加快推進六大領域科技創新的具體部署是:
強化種業創新攻關,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鑒定利用,挖掘重大價值基因,培育優異新品種,加強生物育種技術研發與産業化應用,選育南方多熟製作物新品種,加快畜禽良種化和大動物品種國産化,加快實現重要種源自主可控。
強化耕地保護利用科技創新,在“護黑土、肥旱地、阻酸化、保水田、改鹽鹼、強設施、挖潛力”方面下功夫,突破關鍵技術,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打造示範樣板。
強化農機裝備補短板,聚焦糧食裝備智能化、棉油裝備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薄弱環節和區域生産裝備全面化,研發新型農業設施裝備,推進戈壁設施農業試點,構建適應國情農情的農機裝備體系。
強化農業生物安全研究,系統開展外來物種入侵、植物病蟲草害、畜禽疫病、微生物耐藥性、生物技術環境安全等風險因素的監測預警、快速檢測、綜合防控和戰略研究。
強化農業綠色發展技術供給,圍繞農業資源高效利用、投入品科學使用、産地環境清潔等,研發推廣綠色低碳種養技術和産品。
強化鄉村發展科技支撐,研發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技術,研究數字鄉村治理和鄉村科學規劃。
-
北京春節文化盛宴即將開席
兔年新春將至,北京各區各有關單位緊扣節日主題,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精心組織推出1700余項1.6萬餘場次節日文化活動,涵蓋文藝演出、春節檔電影、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傳統廟會和游園活動、展覽展示、網絡文化活動、文旅消費和群眾文化活動八大板塊,為首都市民和游客送上年味兒滿滿、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
北京海淀:讓春節留京快遞員感受溫暖
-
經開區6措施鼓勵企業春節不停産
近日,北京經開區在本市率先推出6項措施,鼓勵企業春節期間不停産。
-
179件文物午門講述“國子文脈”
黃庭堅草書杜甫寄賀蘭铦詩頁、范仲淹楷書道服讚卷、於謙行書題圖讚頁……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的“國子文脈——歷代進士文化藝術聯展”今天向觀眾開放,179件文物將進士們的文人雅趣和家國情懷娓娓道來。
-
2023年我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將提升至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