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19號線多個車站打造成為軌道交通微中心
2022-08-04 09:04:12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上周末,隨着景風門、太平橋、平安裏、北太平莊4座新站亮相,地鐵19號線一期全線通車。記者昨天從京投所屬軌道公司獲悉,19號線一期10座車站中,新宮站、景風門站、牡丹園站被列入北京首批軌道交通微中心,平安裏站提升改造成為推動區域城市更新的重點工程。運營服務方面,19號線一期所有車站全部配置AED設備。

  軌道交通微中心,是指將交通通行空間打造成市民除家庭、單位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間”,區域的公共客廳。京投所屬軌道公司勘察設計總部副部長路清泉介紹,目前,北京市軌道交通一體化項目,按照與地鐵的結合方式主要分為三類:附屬結合及通道銜接類、綜合利用類和功能織補類。

  拿19號線來説,側重附屬結合的一體化設計主要體現在太平橋站,車站東北口、東南口、無障礙電梯、安全口、風道等設施與西城區新興盛項目一體化結合,車站西南口與聯通公司通信生産樓項目一體化結合。側重通道銜接的一體化設計,體現在積水潭站站廳西側和新華百貨地下連通。

  綜合利用類,是指車站周邊建設用地,可以與地鐵車站同步建設,實現交通便捷、功能景觀融合、節約用地等效果。新宮站結合周邊交通接駁、場地現狀條件以及社區功能需求,通過調整站廳佈置,形成地下過街網絡;並通過多種景觀消隱方法,實現融入綠帶的區域慢行系統。

  功能織補類體現在19號線平安裏站和景風門站,結合車站外挂廳及&&口設置公共服務功能,設置社區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便捷、舒適的城市生活。

  2020年12月,本市發布了第一批軌道交通71個微中心名單,目前在建的3號線、12號線、16號線、17號線、22號線、28號線、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昌平線南延工程等均開展了不同範圍、不同程度的一體化設計。

  在後續線路中,將重點推進三元橋、麗澤航站樓、東壩車輛基地等一批場站一體化試點項目,實現軌道場站與周邊用地規劃建設緊密銜接、有機融合。

  揭秘

  深了近11米!特一級風險施工超6條線之和

  許多市民讚嘆19號線新站顏值超高,卻不知這條線路被建設領域專家定義為“建設難度國內外罕見,工期難控,風險難控”。

  19號線穿越城市核心區,沿線地上及地下重要建構築物眾多,同時地質及地下水情況極其複雜。路清泉介紹,19號線初始設計方案,線路平均埋深達到了33米,比北京地鐵以往建設線路深了將近11米,傳統建設方法及手段不能應對本線地層及地下水帶來的各種建設難題。

  19號線一期工程長僅為20.9公里,但特一級風險工程總數超過北京地鐵二期規劃已建成的6條地鐵線路之和,工程建設風險可見一斑。

  “當傳統建造方法不靈、技術路線不行、攻克困難不能時,必須依靠工程技術創新。”路清泉介紹,19號線參建單位發明及應用了20多項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土建工程技術創新支撐起了線路建設。

  以平安裏站為例,該站工程建設條件複雜,醫院、文物、學校等環境敏感因素眾多,不具備明挖施工條件,暗挖工法是唯一選擇。如果按常規暗挖工法設計,車站基底進入地下水將超過13米,但是地面沒有實施降水作業的條件,因此,常規暗挖方案無法落地,必須走技術創新之路。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平安裏站竣工驗收,共開展了與創新有關的各類專家評審30余次,形成專利技術5項,進行特殊化設計超過16項,形成國內第一技術5項。

  同時通過創新,為該站節約工程投資4.56億元,保護了7400多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水量相當於5個西湖。此外,還減少了大約3000立方米建築垃圾的産生。(記者 孫宏陽)

  (原標題:變成市民“第三生活空間”、區域公共客廳,19號線地鐵—— 多個車站打造軌道交通微中心)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磊
北京要聞
  • 北京地鐵19號線多個車站打造成為軌道交通微中心
    上周末,隨着景風門、太平橋、平安裏、北太平莊4座新站亮相,地鐵19號線一期全線通車。19號線一期工程長僅為20.9公里,但特一級風險工程總數超過北京地鐵二期規劃已建成的6條地鐵線路之和,工程建設風險可見一斑。
  • 充電樁總規模70萬個 北京市“綠電”比重將超兩成
    近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電力發展規劃》,“十四五”時期全市供電可靠率將達到99.996%,外調綠色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將達到21.4%左右。積極引進外埠清潔電源,深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能源合作,有序布局周邊可再生能源基地,積極推進環首都風電基地建設,支持晉蒙等區域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設。
  • 上半年北京市屬醫院“接訴即辦”滿意率達97.7%
    互聯網醫院線上診療,門診脫卡就醫,開設夜間門診、雙休日全天門診……一項項便民惠民舉措落地,患者滿意度逐年上升。市屬醫院年度績效考核中增加“接訴即辦”專項考核,細化標準,提高獎優罰劣的精準度。
  • 北京推進智慧社區建設 一批“數字大腦”基層上崗
    近年來,“回天大腦”“政務曉屋”“智慧村章”等一系列數字政務應用落地,實實在在地提升着辦事群眾的體驗。本市將在“智慧城市2.0”建設框架下,進一步推動基層治理模式升級,切實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助力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 北京市分層分類助力優質中小企業“雁陣”騰飛
    北京將“飛”出優質中小企業的“雁陣”。近日,市經信局發布《北京市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
棉鳧首次現身北京市豐台區
棉鳧首次現身北京市豐台區
北京:夜游白塔賞戲曲
北京:夜游白塔賞戲曲
葡萄酒廠“變身”文化創意産業園
葡萄酒廠“變身”文化創意産業園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開館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開館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8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