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淀區統計局發布海淀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成績單”。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海淀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970.2億元,佔全市經濟總量比重達25.7%。今年1至5月實際利用外資51億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1301.7億元,兩項數據均居全市首位。
上半年海淀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55元,同比增長2.9%。其中,居民的工資性收入27244元,佔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為56%,同比增長3.5%。
上半年全區工業實現增加值304.1億元,同比增長4.6%,其中集成電路製造業發展勢頭良好,受益於國産芯片加速替代,存儲器、微控制器等産品供不應求,集成電路製造企業業務量保持高位增長態勢,1至6月實現産值116.3億元,同比增長43.1%,有力上拉了全區工業産值增長。
固定資産投資方面,今年上半年海淀區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5.3%。第三産業完成投資佔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達九成以上,同比增長3.1%。高技術服務業投資項目59個,比去年同期增加9個,佔全區固定投資比重21.2%,佔比較去年同期提高9.8個百分點,為全區經濟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1至6月,納入2022年市級“3個100”重點工程的20個項目,截至目前已開工項目18個,2項未開工項目正在加緊推進前期手續辦理。
在經濟承壓態勢下,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實現穩步增長,1至5月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總收入12232.9億元,同比增長6.4%。其中,技術收入3453.6億元,同比增長6.1%。
上半年海淀區創新投入持續加碼,1至5月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同比增長20.5%。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專利申請數19703件,同比增長10.2%。其中,發明專利申請數14974件,同比增長8.3%。計算機視覺技術、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領域的高價值發明專利不斷涌現。
海淀區高標準推進“兩區”建設,科技創新和輻射帶動能級提升。海淀區推動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政策落地,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揭榜挂帥”、技術集成採購、科技成果先使用後付費改革等重點任務發布4個專項政策,華為等8家領軍企業技術簽約首批技術集成採購項目,支持天智航等4家企業發榜6個項目。研究制定“兩區”建設2.0版方案,推進全産業鏈制度型開放,初步形成“以自主可控‘長安鏈’助推數字經濟全場景開放”“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新模式”等19個制度創新案例。海淀組團“創業投資基地”揭牌,從股權投資機構集中註冊、房租補助、投資獎勵、一次性註冊資金補助等方面予以配套支持,加速股權投資機構在北區聚集。落地“科創金融會客廳”,為投資機構提供融資路演、會客洽談、宣傳展示等“一站式”服務,加速科技企業成長。(記者 孫穎)
(原標題:高標準推進“兩區”建設,科技創新和輻射帶動能級提升 海淀: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穩步增長)
-
手球——全國男子冠軍盃:北京隊勝安徽隊
當日,在江蘇常州舉行的2022年全國男子手球冠軍盃第三輪比賽中,北京隊以39.5比36的比分戰勝安徽隊。
-
能級提升 海淀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穩步增長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海淀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970.2億元,佔全市經濟總量比重達25.7%。今年1至5月實際利用外資51億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1301.7億元,兩項數據均居全市首位。
-
北京奧運城市體育文化節將於8月在昌平區開幕
記者從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了解到,第十三屆北京奧運城市體育文化節將於8月6日在昌平區永樂青年體育大本營開幕。
-
10畝地種8萬盆花 門頭溝小村試點“林花經濟”
10畝地種了8萬盆花。每天上午,門頭溝區清水鎮簡昌村村民宋世雲都會戴好草帽,帶上澆花裝備,來給花澆水。別看她年齡大了,幹起活來絲毫不輸給年輕人。村民為什麼熱衷種花?原來,這是簡昌村“林花經濟”試點項目,是專門幫助村集體和村民增收的綠色“金飯碗”。
-
中國書畫名家精品亮相北京保利2022春拍預展
唐寅《晚翠圖》、祝允明《草書五雲裘歌卷》、張大千數幅潑彩巔峰時期代表作22日亮相北京保利拍賣2022春拍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