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畝地種8萬盆花 門頭溝小村試點“林花經濟”
2022-07-24 08:45:53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簡昌村村民宋世雲在侍弄花卉。記者 張驁攝

  10畝地種了8萬盆花。每天上午,門頭溝區清水鎮簡昌村村民宋世雲都會戴好草帽,帶上澆花裝備,來給花澆水。別看她年齡大了,幹起活來絲毫不輸給年輕人。村民為什麼熱衷種花?原來,這是簡昌村“林花經濟”試點項目,是專門幫助村集體和村民增收的綠色“金飯碗”。

  從門頭溝城區驅車向西85公里,簡昌村就在百花山盤山路旁,是個不起眼的小山村。宋世雲説,夏季在村裏常住的居民只有21戶、36人,大多數都是“50後”“60後”。

  “離鎮裏15公里,離門頭溝城區85公里,平均一週進一次鎮,半個月去趟城區。”她説,交通不便是制約小村發展的首要原因,隨着村裏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留守村民越來越少,整個簡昌村裏找不到壯勞力。

  “有段時間大夥沒有心氣,找不到路子。村裏地也不多,也沒啥像樣的農産品,雖然靠着補貼和護林等公益崗位不至於餓肚子,腰包卻鼓不起來。”簡昌村第一書記韓寶江告訴記者。去年年底,韓寶江被派駐到村裏,駐村第二天,他就和幾位村幹部、村民來到海拔800多米的林地,在看似什麼資源也沒有的簡昌村裏尋找資源。站在樹下,韓寶江抬起頭,竟然一點都不覺得陽光刺眼。

  “咱村林木茂盛,如果合理利用林下土地,既可以發展衍生經濟,為村集體帶來經濟效益,帶動村民就業、增加村民收入,又能反哺土壤、緩解水土流失。”找到了最大的資源,韓寶江主動&&門頭溝區黨建引領示範民營企業綠京華生態園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奪,詢問是否有條件在村裏嘗試“林花經濟”。

  “林花經濟”即林下種花,為了保護土地,花兒都是以盆栽形式為主。為了論證可能性,李奪和技術團隊七到簡昌村。韓寶江也帶着村幹部和技術員們在清水鎮鎮域內調研三次,最終確定由綠京華公司提供種苗、營養土和養護技術支持,並對就業村民進行技術培訓,向村民支付佔地費和勞務費用,解決當地就業問題。

  “首批種植花卉以玉簪、鳶尾等耐陰植物為主,並初步確定一期10畝、8萬盆的種植規模,目前已經解決了村民就業崗位20余個,預計可為簡昌村集體經濟增加直接收益十多萬元。”韓寶江説。

  如今,萬株花卉依次入場,10畝林地披上翠綠的“花衣”,一排排玉簪、鳶尾等盆栽花在天然氧吧中茁壯生長。看著代表希望的花朵,村民、村幹部們的幹勁更足了,宋世雲説,她想把外出打工的親戚叫回村,一起種“林花”。

  下一步,清水鎮將以簡昌村的發展模式為典型,繼續發展“林下經濟”産業,在保證原有林木經濟基礎上,因地制宜擴大林下種植、養殖類型,拓展致富增收新途徑,以自身優勢為基礎打造特色産業,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就業增收。(記者 張驁)

    (原標題:10畝林地種下8萬盆花卉 門頭溝:深山小村試點“林花經濟”)

+1
【糾錯】 責任編輯: 胡傲霜
北京要聞
品鑒精品
品鑒精品
夏日荷香消暑氣
夏日荷香消暑氣
白鷺排排立 悠然媯水畔
白鷺排排立 悠然媯水畔
顏料會館“有戲”
顏料會館“有戲”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5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