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45°人生:開啟另一種可能
半月談記者 張漫子
在內卷和躺平被頻繁使用過後,今年以來,“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成為一句流行語。這句流行語背後,有怎樣的思潮騰涌?這屆年輕人,在內卷和躺平之間如何選擇?
4位95後年輕人在卷和躺、順從和反抗、主流和邊緣之間反復橫跳後,不約而同地開啟了另一種可能:45°人生。也許這是他們步入理性的一個跡象,不是彰顯自我,而是消除自我,融入更廣闊的文化河流。

最佳姿態 傅曉寧 作
45°的智慧
講述者:雨函(國內TOP2高校在讀碩士研究生, 23歲,北京)
內卷是因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找不到方向感。
本科時我也有過找不到方向的階段。別人做什麼,就也想要去做一做、試一試。於是,總在“做吧,其實沒那麼想要”“不做吧,又擔心別人都有、自己out”之中搖擺,所以免不了被環境的節奏帶着走,隨波逐流。現在想想,是因為缺乏方向感。
卷對個體的影響一定是負面的。捲起來的系統就好比一個漩渦,捲進去,就是放棄思考、放棄選擇的權利,把個人交給環境,這是一種偷懶的做法,弊大於利。
比如找工作,A和B是自己想做的,C是熱門的、選擇人數多的。到最後簽約的時候就會發現,許多人都選擇了C——這個選擇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創新,更無需為單獨的路徑費腦筋、花力氣,萬一事後發現C錯了,那麼大家要錯都錯嘛。
卷意味着沒有效率、沒有增值的強化。卷的結果是兩敗俱傷:甲想要“我盈你損”,乙也是這麼想的,所以最後兩敗俱傷,進入“囚徒困境”。現實中,完全存在共贏的可能性。我們拒絕無效率、低價值的卷,擁抱積極的合作和有效的競爭。
躺平嗎?我們周圍真正一直躺平的沒有一個。如果躺平是貼近水平線的零度,內卷是拔地而起的90°,那麼45°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這個姿勢能夠確保我在“越多越好、越少越好”的事物中加以分辨、做出選擇,避免用細節的刻苦掩蓋方法上的懶惰。
我是那種中了彩票都會工作的人
講述者:文婕(24歲,入職第一年,成都)
我比較早地意識到,現實中存在許多無法避免的“不可能三角”。包括但不僅限於“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不可能三角,還有“高帥、富有、專一”的擇偶不可能三角。
所以,説到內卷和躺平,免不了會聯想到成功的標準。傳統意義上的成功,意味着超額的代價……有的人無法付出這些代價,所以我清醒地放棄了不切實際的想法,也不會相信速成的成功學。
我是一個哪怕有一天中了彩票、都會上班工作的人。有想做的事,就有獲得感。社會是有分工的,每個領域的工作都需要一批人來完成,我腳踏實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漂亮就很好。
卷,恰恰不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卷得進去,就是因為你過於關注別人,這樣的狀態自然也很起伏:卷得好,命運垂青;卷得不好,懷疑人生。
不論是躺,還是卷,説白了,都是把自己的狀態交給環境,這樣的被動不可能帶來好的生活。45°的角度反而能夠以理性化的方式探索世界、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節奏,而不是陷入他人的世界。
就像現在流行的“實現財務自由”的種種消費主義視角下的成功標準或人生目標,比起自己擁有多少,更重要的是一種知足自洽的心態,而45°剛好是一種余裕、平衡的人生狀態。
創造性的生活
講述者:展顏(21歲,TOP10高校在讀,武漢)
不卷,意味着創造性的選擇。
大家都那麼優秀,説沒有壓力,那是説謊。如果不能夠創造性地選擇一條新路,只能被動地充當他人的鏡子:別人怎麼想,你也怎麼想;別人認為什麼有意義,你也認為什麼有意義;別人要走哪條路,你也去走哪條路……最後把原本很寬廣的路,擠成了兩峰間的獨木。
從大一開始,身邊的同學們,都在讀書、自習、參與實習、參加各種活動比賽、加入創業項目等方面來回穿梭。10個小時的自習生活只是及格線,有些同學已經身兼數職、擁有好幾家創業公司。
這當然很正能量,但也會有不少人缺乏清晰的想法。如果這部分人數量增加,環境就會變差。同質化的選擇其實是被動的選擇,不會帶來成功。而好的環境是每一個人都有創造性的選擇:我有我的選擇、你有你的選擇,我認可你的選擇並尊重你我的不同,我們相互鼓勵、共同努力。
事實上,你無法在製造問題的同一思維層次解決這個問題。創造性的生活,意味着尋找增量,而不是爭取存量。
我們的時代,已經不再需要踩踏式的勝利,時代給我們足夠大的舞&,足夠多元化的選擇,讓具有每一種稟賦的人都有機會綻放。
平衡存在於有些酸痛、
卻不至於産生逃避心理的地方
講述者:八喜(26歲,公務員,入職第一年,青島)
誰沒有在卷卷停停中搖擺過呢?但搖擺過後就發現:躺和卷,哪一個都不是答案。
以“多晚離開公司,證明我工作能力多強”的內卷方式,對我而言已經不奏效了。也沒有多少人,真正去一躺到底,畢竟躺也需要天分啊……
理想的狀態,不是外生性單變量回歸,而是內生性多變量回歸,需要辯證地看待每一個生活中的變量。工作很重要,身體很重要,生活很重要,家人也很重要。
45°就是一個穩定的平衡點,不是盲目的激進,不追逐轉瞬即逝的時髦,也不失望、沮喪,在專注現在和抓住未來之間合理支配精力、尋找樂趣。
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吧。有人問拳王阿里:“你每天做多少個仰臥起坐?”阿里回答説:“當酸痛出現後,我才開始數。”這個精妙的回答提供了尋找卷與躺的平衡點:它存在於有些酸痛、又不至於産生逃避心理的地方。
人生是曠野,不是狹窄的賽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但不論是哪條路,只有保持平衡,才能走到更遠的地方去。
(刊於《半月談》2022年第10期)
-
北京夏收正當時 金色麥浪中的“紅色”身影
目前,隨着北京市夏收工作全面展開,作為北京小麥主産區的密雲區河南寨鎮也正式開鐮收割。
-
半月談丨“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45°人生:開啟另一種可能
在內卷和躺平被頻繁使用過後,今年以來,“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成為一句流行語。這句流行語背後,有怎樣的思潮騰涌?這屆年輕人,在內卷和躺平之間如何選擇?
-
半月談丨一張圖片就能“活化”成視頻?警惕AI深度合成擊穿風險底線
隨着人工智能(AI)深度合成技術日益精湛,合成的音頻、視頻等偽造內容越來越能以假亂真。
-
一批道路年內完工 海淀區發布2022年交通工作目標
備受關注的昌平線南延一期工程,北起清河站、南至學院橋站,全長8.2公里,目前線路土建工程整體已經完成90%以上,正在開展軌道鋪設和設備安裝。自行車專用路南展工程,北起後廠村路與上地東路交叉口,與自行車專用路(回龍觀-上地)相連,南至西直門外大街,全長約14.1公里。
-
實時查詢等待時間 東城核酸採樣點查詢小程序上線
幫助他們方便高效做核酸的是近日上線的東城區核酸採樣點查詢小程序,17個街道的近百個核酸採樣點全部實現實時查詢,大大方便了居民。小程序還有地圖查詢功能,可以快速查到距離自己最近的核酸檢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