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海淀區交通委、住建委(重大辦)發布2022年交通重點工作計劃。為了緩解停車難,海淀區上半年新增15處橋下停車場,累計新增停車位4065個。今年將實施100萬平方米區屬道路大中修、疏堵工程,上莊路、巨山路等一批道路工程年內完工。將在30所學校、12家醫院、5處景區、5處商圈周邊開展交通綜合治理。將重點推進5條線路的軌道線網建設。
昌平線南延一期
16號線南段年底開通
今年,海淀區將重點推進5條線路、33.9公里的軌道線網建設。
5條線路為:16號線南段、昌平線南延、12號線、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A線和B線。昌平線南延一期(清河站-學院橋)和16號線(玉淵潭東門-榆樹莊)這兩條線路,共計11公里,計劃於今年年底實現開通。
備受關注的昌平線南延一期工程,北起清河站、南至學院橋站,全長8.2公里,目前線路土建工程整體已經完成90%以上,正在開展軌道鋪設和設備安裝。
該線路途經西二旗、清河以及學院路地區,年底開通後,將與多條地鐵線路串聯成網,有效緩解地鐵4號線和5號線的壓力,學院路周邊高校如中央財經大學的本部和沙河校區可以通過昌平線實現連通,師生出行將會更加方便,沿線市民前往中心城區也會更加便捷。
緩解西苑三角地區
玉淵潭地區停車難
今年,海淀區計劃開展西苑橋西側三角地、寶盛東路、溫泉老年醫院公交車站優化改造3項交通疏堵工程;開展沙陽路、太舟塢路、寶盛路等100萬平方米區屬道路大中修、疏堵工程。加快推進門頭村路、沙窩街等斷頭路打通。推進長春橋改造及清河北側路項目。
疏堵工程中,西苑橋西側三角地疏堵項目非常具有代表性。由於交通流量大、途經各段的車道數不匹配、中直路北段單向通行等因素影響,西苑三角地區早晚高峰時段進出城交通擁堵嚴重,並影響到了行人安全。海淀區計劃通過調整交通組織,重劃交通標線,增設交通標誌、交通信號燈,改移公交站位置等一系列措施,提高通行能力、消除安全隱患。
將推進小米科技園、清河火車站等區域交通綜合治理,啟動潘莊、北大西門兩個重點區域交通綜合治理研究。在30所學校、12家醫院、5處景區、5處商圈周邊開展“學醫景商”周邊交通綜合治理。進行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周邊靜態交通治理方案研究。探索綠地地下停車空間利用,緩解玉淵潭地區停車難問題。
新增蘇州橋、航天橋等
15處橋下停車場
上半年新增蘇州橋、航天橋、肖家河橋等15處橋下空間停車場。同時,還在頤和園北宮門、海淀公園西側、二龍閘路北側增設停車位近千個。
以馬連洼、上地、青龍橋、清河、西三旗等街道為重點,將加快錯時共享停車推進力度。截至目前,已完成清河街道和盈中心停車場,上地街道萬霖科技大廈停車場、匯眾大廈停車場,以及肖家河橋、西苑橋下停車場等錯時共享停車13處,為周邊居民提供錯時共享停車位905個。
自行車專用路
將南延至西直門
回龍觀至上地的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將向南延伸至西直門。
自行車專用路南展工程,北起後廠村路與上地東路交叉口,與自行車專用路(回龍觀-上地)相連,南至西直門外大街,全長約14.1公里。
南展工程擬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後廠村路-北四環)全長8.6公里;二期工程(北四環-西直門)5.5公里,將與京張遺址公園統一研究,同步實施。今年主要實施上地東路、上地東二路、荷清路三個路段6.3公里的現況路改造。(記者 孫宏陽)
(原標題:一批道路年內完工 緩解居民停車難 海淀發布今年交通工作目標)
-
北京:6月9日至22日15時,本輪疫情共收治感染者388例
-
北京經開區、朝陽、昌平公布新增風險點位,一文匯總
-
北京22日0時至15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例
6月22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6月22日0時至15時,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例,均在經開區,均為社會面篩查人員。
-
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6月25日起逐步恢復限流開放
北京環球度假區22日發布消息稱,北京環球度假區將在嚴格控制客流並強化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分階段逐步恢復運營。
-
3500歲“超高齡”古樹再現“青春”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在清淺的時光中,一棵位於北京市密雲區新城子鎮的約3500歲“超高齡”古柏,曾一度長勢衰微,如今通過更加專業科學的保護舉措,又一次煥發“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