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2年將推動28條具體適老舉措落地見效
2022-06-21 08:45:45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周全貼心的適老化服務不斷上線,讓更多老年人暢享智能技術的便利。市發改委昨日介紹,去年開始本市圍繞老年人出行、就醫等場景重點推動了52條具體措施,其中政府網站適老化改造等40條措施已順利完成,今年將推動7項重點任務和28條具體措施落地出實效。

  按照計劃,年底前,本市將實現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持續推動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在北京市得到切實解決。

  480個高頻場所可“刷臉刷卡”

  2021年2月,本市建立了由32個部門組成的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聯席會議制度,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細化工作措施。當年,圍繞老年人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服務場景,重點推動了52條具體措施,其中政府網站適老化改造等40條措施順利完成,面向老年人提供智能技術應用培訓等12條措施持續推進。

  疫情之下,健康碼成為進入公共場所的必備。一些老年人的掃碼難題也備受關注。為此,市經信局進一步優化完善健康碼管理,推出北京健康寶“老幼健康碼助查詢”功能,在全市200余所醫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等老年人日常生活高頻場景鋪設了健康寶賦能的智能終端設備。老年人註冊後,即可與身份證、社保卡、養老助殘卡等相互關聯,實現“刷卡”或“刷臉”通行。

  記者獲悉,目前本市約480個醫院、社區衞生服務站、公園、商超、銀行、交通站點等老年人高頻到訪且需查驗“健康碼”的場所,共部署了1237&健康寶智能終端設備,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務。

  為了讓老年人能夠在線上盡快找到“歸屬感”,多種線上服務陸續增加“適老”“助老”模塊:交通部門推動網約車平台優化代人叫車付費、“一鍵叫車”助老模式等功能,開發線上便利老年人打車模式;網上政務服務平台支撐能力提升,完善親友代辦等功能,方便不使用或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網上辦事;全市政府網站開展無障礙改造,70個政府網站實現在線讀屏等信息無障礙瀏覽服務;223家A級景區和17家老年人文化旅游接待基地配備了虛擬導游;市文物局推出的“北京之聲·博物館”導覽項目,目前已在10家博物館鋪設了導覽系統。

  二級以上醫院提供現場號源

  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啟線上掛號模式,不會使用手機的老年人該如何掛號?市衛健委創新號源管理方式,根據門診量動態調整老年人常見、多發疾病的科室出診單元,開放周末全天門診,滿足老年患者看病需求。

  同時,醫療機構也完善多種預約掛號方式,暢通家人、親友、家庭醫生等代為老年人預約掛號的渠道,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根據實際情況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在互聯網醫院建設中,也充分融入方便老年患者的就醫服務流程,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平台與醫療機構智能終端設備的信息聯通,優化線下線上一體化服務。”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説。

  在線下,“綠色通道”“專屬服務”也幫助更多老年人便利生活:全市範圍持續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市商務局推進社區生活服務集聚式發展,精準補建便民商業服務網點,鼓勵企業提供上門服務,保障居家老年人服務需求;市民政局優化養老助殘卡辦理、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申請、養老服務綜合津補貼申領手續及困境家庭服務對象入住養老機構申請等辦事流程。

  健康寶AI助老應用將擴展

  2022年是切實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三年工作任務收官之年。相關部門將依託《北京市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2022年工作&賬》,圍繞便利老年人日常消費、便利老年人日常就醫、便利老年人辦事服務、應急狀態下對老年人服務保等7項重點任務展開工作。

  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全力推動擴展健康寶AI助老應用,開展“物業服務+養老服務”試點,推進居家高齡老人照護監測服務,提升居家養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便利老年就醫掛號、就醫結算,促進老年人參加文體活動,加強老年人應用智能技術培訓,共有28條具體措施將落地出實效。(記者 曹政)

  (原標題:28條適老舉措年內落地見效)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磊
北京要聞
千年古樹的新家園
千年古樹的新家園
北京:新冠疫苗接種進社區
北京:新冠疫苗接種進社區
北京故宮博物院客流逐日增加
北京故宮博物院客流逐日增加
北京東城:核酸採樣志願者上崗
北京東城:核酸採樣志願者上崗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6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