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科學城越來越多的科研裝置正陸續投入運行。把地球“搬”進實驗室,在懷柔科學城東區,一位地球的“孿生兄弟”已開始運行。記者昨天從懷柔科學城獲悉,東區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已於2022年3月完成聯調聯試和工藝驗收,近日已公開面向所有用戶徵集2022年第一輪普通課題,本輪用戶提交課題申請的截止日期為2022年7月15日。
走進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的展廳,直徑3米的LED版“模擬地球”上“風起雲涌”,球面以可視化的方式模擬展示着不同時期地球大氣、海洋、植被等狀況。能夠精準地模擬出地球上的氣象、洋流等變化,源於背後有個“超級大腦”。“地球系統數值模擬是一種用於精準、全面認識地球變化的先進研究方法,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並利用電子計算機求解,從而模擬地球溫度、濕度、大氣、洋流等可能出現的情況。”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科學家將這一方法比喻為“把地球搬進實驗室”。
據悉,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是“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是我國首個研製成功的地球系統數值模擬大科學裝置。裝置將為國內外用戶提供一個以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軟體為核心、軟硬體指標相適應、規模和綜合技術水平位於世界前列的地球系統專用模擬裝置,用於開展地球系統大氣圈、水圈、冰凍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物理、化學、生物過程的模擬研究,從而服務於應對氣候變化、雙碳戰略、防災減災、生態環境治理等國家需求。
裝置於去年6月23日在懷柔科學城東區落成試運行,總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試運行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半。經過近四年的建設,裝置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全球尺度的地球系統模式CAS-ESM2.0,具備大氣、海洋、陸地表面、動態植被、大氣化學和氣溶膠、高層大氣、海冰、陸地生化、海洋生化的地球表面全圈層耦合模擬能力。(記者 趙語涵)
(原標題:懷柔科學城科研裝置陸續投入運行 “孿生地球”對外徵集首批課題)
-
北京市對34類重點人群適度加密核酸檢測頻次
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重點行業重點場所防疫管理的相關措施。
-
通州發布穩定經濟增長方案
近日,通州區發布統籌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增長實施方案,包括助企紓困、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更大力度挖掘消費潛力等六個方面共64項內容,統籌發展和安全,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推動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
-
在京高校多個新專業首次招生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高校新增了專業,多個熱門專業今年起首次招生。
-
懷柔科學城科研裝置陸續投入運行 對外徵集課題
懷柔科學城越來越多的科研裝置正陸續投入運行。
-
前5個月全市財政收入2585.4億元
數據顯示,1至5月全市地方級稅收收入完成2226.4億元,同比下降4.1%;稅收佔比達86.1%,收入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