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預售許可信息、項目預售資金監管賬戶……消費者購買期房時,通過微信掃碼便可知曉在購房時應重點關注的問題,同時可了解目標樓盤的詳細信息。日前,朝陽區和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聯合推出預售商品房“預房碼”小程序,在朝陽轄區內項目開始試點。
售房現場均設項目專屬碼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這個“預房碼”集納了購房者關注的信息。每個期房售房現場都有項目專屬碼,購房者掃碼後手機裏將出現房産項目名稱以及購房小提示。點擊“下一頁”後,購房者便可看到該房産項目的相關信息,包括《北京市商品房認購書》、《北京市商品房預售合同》、項目銷售人員公示、項目不利因素等信息。
在某售樓處現場,“預房碼”小程序碼張貼在顯眼位置處,用戶可掃碼免費使用該平台,平台聚焦購房人關注的十個高頻問題,逐一進行政策解讀和提示。涵蓋了購房資格、預售許可、銷售人員備案、建設方案、認購協議、預售合同、資金監管、驗房收房、公維契稅、物業服務等方面,該碼使用簡單便捷,已先期在朝陽區預售商品房項目現場推廣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售樓現場購房人掃碼後&&:“以前看的項目不少,銷售人員説的都很好,但就是感覺心裏沒底,畢竟一套房近千萬,是全家人的頭等大事,雖不敢輕易相信銷售人員,但也不知道該核查些什麼信息。現在有了‘預房碼’,一下子消除了我很多疑惑,心裏有底了。”
聚焦十個高頻問題
商品房預售是目前新房市場中的主要銷售形式,且朝陽區預售項目多、體量大,僅2021年新上市的預售商品住宅就達8540套,居全市之首。由於預售項目建設周期長,交易時無法實現所見即所得,一般情況下購房人從交付房款到收房入住要等上一兩年的時間。項目的信息多是憑藉銷售人員介紹和推薦,等發現問題後再去了解相關政策,解決起來比較棘手。
在過去的一年裏,市場波動疊加疫情干擾,企業違規銷售行為時有發生,各種諮詢、投訴通過12345、信訪等渠道反映出來,以朝陽為例,涉及商品房預售過程中的合同糾紛及投訴近3000件左右。在認真梳理投訴事項和回訪時發現,廣大購房群眾在買房時如何判斷項目是否合法、合同條款過多而沒有時間仔細研究和閱讀、交納的購房款應存入哪個賬戶才安全、入住時被強制代收代繳公維契稅怎麼辦以及怎樣核實房屋是否存在抵押、查封情況等問題存在盲區和誤區。朝陽區房屋管理局通過市場調研、方案研究、設計製作、試用調整開發了“預房碼”小程序,並在朝陽區預售商品房項目中推廣使用。
“預房碼”聚焦購房人關注的十個高頻問題,逐一進行政策解讀和提示,涵蓋了購房資格、預售許可、銷售人員備案、建設方案、認購協議、預售合同、資金監管、驗房收房、公維契稅、物業服務等方面。
將與網簽系統等互聯
目前,“預房碼”更側重政策解釋、辦事指南、風險提示,下一步還將與全市購房資格審核系統、網上簽約系統、預售資金監管系統互聯,逐步從政策宣傳擴展到交易服務,更好地提高基層治理水平,探索實現將房屋交易治理由“接訴即辦”到“未訴先辦”的新機制轉變。(記者 朱開雲)
(原標題:朝陽轄區內項目 試點“預房碼” 微信掃一掃便知樓盤全貌)
-
身衛“紅墻” 心繫百姓——來自西長安街派出所的採訪筆記
“幫助換來感激,感激換來配合。”崔健説,一個轄區的平安穩定,離不開多方共建共治,更離不開警民魚水情深。
-
調查:野蠻生長的“辣眼”電梯廣告該如何管?
記者近日發現,在眾多住宅樓電梯間,雷人雷語的“辣眼”廣告層出不窮。這些廣告以簡單粗暴的&詞、誇張的視覺衝擊、循環的高頻播放“強制洗腦”,引起大量居民不適與反感。
-
北京首次將老年人納入科學素養提升重點人群範圍
昨天,市科協等多個部門對近日印發的《北京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進行解讀。市科協常務副主席司馬紅介紹,2020年北京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24.07%,較2015年提升了6.51%,增幅居全國首位。
-
北京社會工作新標識發布
昨天上午,由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主辦的第七屆北京社會工作主題宣傳活動在線上啟動。新標識以漢字“社”為核心圖案,採用肩並肩、手拉手的擬人化設計,寓意社會工作“助人自助”,攜手服務對象以昂揚向上的姿態擁抱未來。
-
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京將培育百個鄉村振興示範村
北京市委市政府日前&&《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設定了目標: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美麗鄉村建設補短板任務,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進一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