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後敞亮
疏整促完成後,橋下空間已經變身使用有序的停車場。

改造前雜亂
過去,開陽橋下角落裏停着大量找不着主人的“僵屍車”。
歌中唱:“北京的橋,千姿百態”。如今,北京的橋下,也將變靚變美。
自去年開始,橋下空間整治列入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專項任務。記者昨天從市發改委疏整促專項辦獲悉,目前全市有108處橋下空間整治完成,二環、三環路的部分橋下空間已經變身面向周邊居民的停車場,還有多處開始謀劃打造公共空間。
橋下“灰色空間”暗藏諸多問題
南二環,開陽橋西,5000多平方米的橋下空間過去停着200多輛事故車。
“角落裏三輪車能摞三四層,還有大量找不着主人的‘僵屍車’,至少有20年歷史了。”停車場負責人直言,開陽橋緊鄰着北京南站,不僅不美觀,還有消防等隱患,一個煙頭就可能釀成火災。
幾十年來,北京城市道路、公路、軌道交通興建了大量橋梁,隨之也形成了千余處橋下空間,有大量被用作公交場站和環衛、交管等城市運行保障點。
然而,這些橋下空間也成為“灰色空間”。相關部門曾對中心城區橋下空間做過一次詳細摸排,發現了私搭亂建、違規停車、違規堆料和堆垃圾、基礎設施陳舊、擺攤設點、未貼引導標誌等諸多問題。
“什麼樣的橋下空間可以用、什麼樣的橋下空間不可以用,誰能用、誰不能用,使用時應該優先幹什麼等問題都缺乏明確指導,造成使用無序問題,再加上管理不到位,也就出現了諸多亂象。”市發改委疏整促專項辦相關負責人直言。
為此,從去年開始,橋下空間整治成為疏整促的專項任務之一。橋下空間應該什麼樣?本市為橋下空間量身定制了“八有八無”的標準,“有環境衞生責任制度”“有日常巡查檢查制度”“無廢舊機械存放”“無車輛亂停亂放”“無垃圾雜物亂堆亂放”等都被列入其中。“去年一年就完成了108處橋下空間治理,順利完成全年計劃。”相關負責人説。
再利用滿足停車健身等需求
北二環兩側,寫字樓和居民樓林立,停車難是大家面臨的共同問題。
去年10月,小街橋的5000多平方米橋下空間完成整治,完善停車備案手續,施劃90多個停車位,設立智能停車道閘,系統培訓停車管理人員,成為面向社會的停車場。
負責小街橋養護的北京養護集團相關負責人説,如今停車場24小時面向社會開放使用,早晨上班族把車開過來,晚上停車場又提供給周邊居民使用,實現錯峰停車。
除了停車,橋下空間的新功能也在研究和拓展中。記者獲悉,東城區雍和宮橋、西城區天寧寺橋已經被列為北京橋下空間再利用“樣板工程”試點。以天寧寺橋為例,橋下空間將形成運動活力區、濱水休閒區和文化創意區,打通橋下空間與濱水綠道的交通斷點、補充公共服務設施。
“目前兩處橋下空間提升利用試點設計方案均已編制完成,下一步將深化設計方案,加快項目實施。”相關負責人説。
今年再完成457處清理整治
整治之後,如何避免橋下空間的亂象死灰復燃?
過去,橋下空間的管理權和使用權基本掌握在養護單位或者環衛、公交、交管等城市保障單位手中。但去年,北京率先將二環路的橋下空間移交給東城區、西城區和豐台區,由所在區負責管理。這樣一來,各區可以通盤考慮和規劃區域空間,並且進行有效管理和執法,防止反彈。
與此同時,市交通委正在牽頭制定《城市道路橋下空間使用管理辦法》,規範橋下空間使用行為,強化橋下空間使用安全,凈化橋下空間使用環境;今年市規自委將&&《北京市橋下空間利用規劃設計導則》,明確橋下空間提升利用的原則、路徑和模式;市城管委也將督促各區政府橋下空間環境治理,確保空間環境動態整治。
“年底前完成5項橋下空間再利用試點工程,除了雍和宮橋、天寧寺橋外,還要完成順義區馬坡橋、順平高架橋、俸伯橋的橋下空間提升利用。”相關負責人説。按照計劃,今年將組織開展457處橋下空間清理整治,其中城市道路橋下空間361處,公路橋下空間96處,組織完成三環路、四環路橋下空間移交屬地管理工作。(記者 曹政)
-
身衛“紅墻” 心繫百姓——來自西長安街派出所的採訪筆記
“幫助換來感激,感激換來配合。”崔健説,一個轄區的平安穩定,離不開多方共建共治,更離不開警民魚水情深。
-
調查:野蠻生長的“辣眼”電梯廣告該如何管?
記者近日發現,在眾多住宅樓電梯間,雷人雷語的“辣眼”廣告層出不窮。這些廣告以簡單粗暴的&詞、誇張的視覺衝擊、循環的高頻播放“強制洗腦”,引起大量居民不適與反感。
-
北京首次將老年人納入科學素養提升重點人群範圍
昨天,市科協等多個部門對近日印發的《北京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進行解讀。市科協常務副主席司馬紅介紹,2020年北京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24.07%,較2015年提升了6.51%,增幅居全國首位。
-
北京社會工作新標識發布
昨天上午,由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主辦的第七屆北京社會工作主題宣傳活動在線上啟動。新標識以漢字“社”為核心圖案,採用肩並肩、手拉手的擬人化設計,寓意社會工作“助人自助”,攜手服務對象以昂揚向上的姿態擁抱未來。
-
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京將培育百個鄉村振興示範村
北京市委市政府日前&&《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設定了目標: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美麗鄉村建設補短板任務,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進一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