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林苗苗、王修楠)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火炬接力火種匯集暨火炬傳遞起跑儀式2日在北京天壇公園舉行。採集自北京、延慶、張家口3個賽區的8路火種與來自殘奧運動發源地英國曼德維爾的火種匯集生成北京冬殘奧會官方火種。
8路火種分別是採集自北京市盲人學校的“光明之火”、望京街道溫馨家園的“互助之火”、中國盲文圖書館的“希望之火”、大運河漕運碼頭的“源流之火”、八達嶺古長城的“和平之火”、張家口“創壩”園區的“‘氫’潔之火”、黃帝城的“文明之火”,以及天壇公園的“夏奧之火”。

3月2日,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中國特殊藝術協會副主席邰麗華(右)在天壇圜丘採集“夏奧之火”。新華社記者陶希夷攝
在匯集儀式現場,包括多名殘疾人運動員在內的9名各界人士代表手持採火棒,將9路火種匯集在一起,共同點燃火種&,生成北京冬殘奧會官方火種。
9名代表中,邵海朋格外顯眼,他的雙腿穿着頗具科幻感的助力外骨骼,在拐杖輔助下獨自走上主席&。邵海朋曾是一名建築工人,因事故摔傷導致雙下肢截癱。
“科技幫助我重新站了起來,站起來看世界的感覺是非常不一樣的。希望更多的殘疾朋友能自信地走出家門,看更美好的世界。”邵海朋説。

3月2日,殘疾人運動員、殘聯等各界人士代表手持採火棒登上主席&,用取自九個點位的火種共同點燃儀式火種&。新華社記者陶希夷攝
與冬奧會的火種取自奧林匹克運動發祥地希臘不同,冬殘奧會火種採集自多個地點。根據國際殘奧委會的要求和殘奧火種的基本理念,任何個人、組織或城市都可以為殘奧做出貢獻,因此殘奧火種通常由多個火種交匯在一起形成官方火種。
2日上午,在位於八達嶺古長城的火種採集現場,1名中國人和4名外國人代表五大洲共同點燃“和平之火”。中國登山協會成員夏伯渝是現場的首棒火炬手。他在1975年攀登珠峰時因幫助隊友,導致自己被凍傷,雙小腿截肢。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中國第一個依靠雙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我是一名眼科醫生,讓眼病患者重見光明是我的神聖使命。”在北京市盲人學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眼科主任姚玉峰擔任第一棒火炬手。從醫30多年來,他致力於角膜移植的研究,獨創的角膜移植術成功解決了排斥反應這一“世紀難題”,被國際眼科界命名為“姚氏法角膜移植術”。在職業生涯中,姚玉峰通過手術已讓約3萬名患者重見光明,並通過培訓將技術傳授給全國7千多名眼科醫生。

3月2日,火炬手姚玉峰在城市火種火炬傳遞中。新華社記者夏一方攝
在北京市朝陽區望京街道的溫馨家園,由健全採火人固定輪椅、肢殘採火人用投壺推桿推動冰壺,再撞擊採火器引燃“互助之火”。望京街道溫馨家園成立於2007年,為殘疾人提供精準的康復服務。擔任火炬手的北京市朝陽區青少年社會工作協會秘書長馬恒説:“健全人和殘疾人應該通過互相幫助,把生活建設得更美好。”
2日下午,在天壇圜丘,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手持採火棒,遵循古希臘傳統的火種採集方式,使用凹面鏡採集太陽光,成功引燃最後一路火種——“夏奧之火”,象徵着北京“雙奧之城”的獨特魅力。她激動地用手語&&,希望聖潔的火種可以將愛與自強不息的精神傳遞出去。
編輯:王浩宇、王楚捷、吳俊寬、孟雲(實習)
-
陳吉寧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調研
近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開門紅”工作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調研。陳吉寧來到京東方技術創新中心,詳細了解創新研發布局、物聯網戰略轉型等情況,察看智慧城市、智慧商務等研發成果展示。
-
蔡奇主持會議研究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重點任務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要點等事項
昨天上午,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重點任務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要點等事項。會議研究了《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22年工作要點》,指出,要認真落實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要求,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的成效。
-
2022年底北京開通兩條新地鐵線(段)共22.4公里
年底新增22.4公里線路 按照建設計劃,今年將實現昌平線南延一期(清河-學院橋)、16號線(玉淵潭東門-榆樹莊)等條(段)、共22.4公里線路年底開通試運營。
-
推進建設和改造 2022年北京交通提速發展融合先行
在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方面,今年將繼續加快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協調推進京唐城際鐵路、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建設,加快推進城市軌道平谷線建設。加強“軟聯通”方面,與津冀、國鐵協同,啟動軌道交通“四網融合”運輸服務聯程、技術標準兼容等研究工作。
-
北京氣溫持續走高 預計3月10日最高氣溫可達18℃
近期,北京陽光晴好,持續迎來暖意融融的日子。北京常年入春時間為3月30日,目前北京尚未進入氣象意義上的春天,天氣乍暖還寒,春捂秋凍仍是當前穿衣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