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辦冬奧 冬奧促協同 塞北冰雪勝地崇禮驚艷世界
2022-02-25 08:37:07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崇禮太子城小鎮雪景。

  位于崇禮太子城小鎮中心廣場的張家口賽區火炬臺。

  共赴冰雪之約,共用冬奧機遇。2月20日,北京冬奧會落下帷幕,奧運之火在北京、延慶、張家口崇禮緩緩熄滅,京張攜手呈現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作為雪上項目的舉辦地,張家口崇禮在冬奧會籌辦、舉辦過程中獲得巨大發展。在賽事舉辦上,“雪如意”雄踞雪原,“冰玉環”將場館綴珠成串,張家口賽區完美呈現。在城市建設上,崇禮站、太子城站驚艷亮相,“雪山木屋”“冰雪小鎮”形象讓人流連忘返;崇禮7家雪場建成162公里雪道,5萬人直接或間接進入了冰雪産業和旅遊行業,端上了“雪飯碗”。

  乘勢而上

  2015年7月31日,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冬奧會的舉辦權。從那一天起,小城崇禮開始為世界所關注。按照舉辦冬奧會的標準,崇禮全面啟動了雪上項目賽區總體規劃以及城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綜合交通體係兩個專項規劃,並推進污染企業、汽車尾氣、建築施工治理和能源結構調整、城鄉綠化、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六個專項行動方案。

  從太子城高鐵站走出,對面就是太子城冰雪小鎮。小鎮佔地面積相當于35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建築彰顯北方山地特色,屋頂採用雪花造型,高處俯瞰,宛如片片雪花降落,鋪展開“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詩意畫卷。“小鎮承擔張家口賽區賽時核心區配套保障功能,提供冬奧頒獎、貴賓接待、交通換乘、休閒娛樂等服務。賽後,包括頒獎廣場在內的所有設施都能可持續利用。未來,小鎮將打造成國際一流的四季度假目的地。”太子城冰雪小鎮高級媒介經理于博説。

  處處“如意”

  在太子城冰雪小鎮背靠的山梁另一側,就是古楊樹場館群。其中,主體建築靈感來自中國傳統飾物“如意”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是我國首座符合國際標準的跳臺滑雪場地。

  2月17日,隨著德國選手尤利安·施密德從大跳臺上縱身一躍後穩穩落地,北歐兩項男子團體大跳臺項目順利完賽,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在北京冬奧會中承擔的各項賽事也正式收官。“北京冬奧會期間,我們的場館運作就像場館的名字一樣,如意!”圓滿“交卷”後,古楊樹場館群執行主任、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場館主任王波難掩喜悅。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競賽場館設計靈感取自中國的“如意”,將跳臺剖面的S形曲線融入中國傳統吉祥物件“如意”的造型中,因此有了一個形象的名字——“雪如意”。“‘雪如意’處處有考究。”張家口賽區總規劃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張利説,兩條賽道做了不對稱設計是出于防風考慮,視覺上也不影響美觀;運動員助滑前有0.3秒環顧四周了解場地資訊,這一瞬間就能看到古長城遺跡,心理上可能會有神奇享受……

  雪上項目受傷幾率較高,完美的賽事更體現在對運動員健康的守護。“北醫三院崇禮院區,這裏是雲頂AB區,有運動員受傷,已啟動直升機轉運……”2月7日11:35,北醫三院崇禮院區指揮中心收到北京市紅十字會張家口賽區999直升機保障組的接診指令。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冬奧醫療專家組團隊快速響應,立即啟動應急救援方案。依托5G+智慧醫療院前急診救治指揮平臺,身在指揮中心的冬奧醫療專家組在傷員尚未抵達醫院時,通過機載醫療裝備(心電監護、移動超聲)傳回的生命體徵指標和影像資料,初步了解傷情。專家團隊給出了個性化治療方案,傷員住院進行積極治療後轉危為安。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是張家口賽區醫療保障的第一轉診救治定點醫院,承擔張家口賽區閉環內、外傷病員救治工作。北醫三院作為全國唯一一家能夠同時覆蓋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的冬奧定點醫療保障機構,再次築起醫療保障安全防線。

  未來可期

  冬奧之風吹進大山,崇禮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目前,崇禮擁有萬龍、太舞、雲頂、富龍等7家大型滑雪場,其中太舞、萬龍等4家躋身“中國滑雪場十強”。區域內建成169條雪道,有15條雪道通過國際雪聯認證,成為國內高端滑雪聚集區。僅上一個雪季,崇禮區就實現接待遊客246.2萬人次、收入2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3%和87%。

  隨著滑雪愛好者的到來和滑雪産業的迅速發展,酒店、餐廳、雪具店……各種旅遊配套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城市基礎設施、形象面貌越來越好。以前“晚上七點就沒有飯館炒菜”的崇禮,如今已經變成“半夜零點也可以喝到咖啡”的時尚小城。

  “北京冬奧會帶火了崇禮滑雪運動,讓當地的‘冷資源’變成了‘熱經濟’,賽後這項運動將繼續成為崇禮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點,我們已為此做好了準備。”2月17日,在崇禮富龍滑雪場,富龍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力濤如是説,與此同時,富龍雪場還謀劃了自行車、滑草等夏季項目,推動四季旅遊。

  崇禮之變,變的不只是城市面貌、場館設施,更提起了當地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精氣神”。以往“縮在墻根兒底下曬太陽”的百姓們現在變得忙碌起來,從他們臉上看到的是自信,是樂觀,是對未來的憧憬與向往。

  “工作時,我不在雪道上教學,就在雪道上練習滑雪,纜車不關門都不回去。”富龍山地運動學院校長崔雅傑向記者説。得益于冬奧帶動,每到冬季崇禮區富龍滑雪場等7家雪場都非常火爆,崔雅傑和同事們的生活也有了盼頭。

  未來已來,未來可期。今年1月,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體育總局公布《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規劃》。張家口市市長趙文峰表示,“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注入了新的內涵,為後奧運經濟可持續發展指明瞭方向,為張家口加快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又一重要機遇。京張兩地將攜起手來,努力建成奧運場館賽後綜合利用國際典范、國際冰雪運動與休閒旅遊勝地、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建設示范區和體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樣板。作為張家口冰雪勝地,在冬奧會期間驚艷世界的塞北明珠崇禮未來將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帶給人們更多驚喜。

  協同續寫“冰雪傳奇”

  關末

  北京冬奧落幕,冰雪運動熱度不減,很多網友表示,想在雪季結束前抓緊體驗一把滑雪項目,被冬奧運動員盛讚為“萬裏無雲、氣溫完美”的崇禮更成了人氣王。

  “雪國崇禮,戶外天堂。”包括雲頂、太舞等“網紅點”在內,崇禮已建起7家大型滑雪場,169條雪道中有15條高級雪道通過了國際認證。以舉辦冬奧會賽事為契機,雪場建設、雪具銷售、教學培訓等運動産業鏈的各個環節直線升級,眼下,崇禮當地每三人之中就有一人從事跟體育、滑雪相關的工作。城市風貌變了,群眾生活好了,“以前‘晚上七點就沒有飯館炒菜’的崇禮,如今變成‘半夜零點也可以喝到咖啡’的時尚小城。”這不僅是中國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的縮影,更是冬奧會帶動區域發展、提升群眾福祉的生動范例。

  從默默小城到冰雪勝地,蝶變關鍵密碼是協同發展、合作共贏。這些年,以冬奧為引擎,京津冀各地資源流動、優勢互補,這種交織融合早已超越賽事保障層面,拓展至産業、生態、科技等諸多領域。從北京加大在民生領域對張家口支援協作力度,到京張高鐵、京禮高速等城際交通網絡構建起“一小時生活圈”;從張家口的風電、光伏電直通北京,到北京科研院所與河北企業合作研發生産尖端設備……很多如崇禮一樣的小城抓住機遇跑出“加速度”,留下了一係列共建共用的成功經驗。

  “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不是一錘子買賣,不能辦過之後就成了‘寂靜的山林’。”冬奧會成功舉辦,迅速釋放了冰雪體育市場需求,但要培養起可持續的發展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三地還是要充分利用冬奧會的品牌效應和溢出效應,係統規劃相關産業發展,從規模擴張走向提質擴容。特別是針對非雪季客流、消費波動問題,要加強對區域人文資源、非冰雪自然資源的有效開發挖掘。以更大視野來看,以冰雪為媒,在交通、産業、生態等多領域深入合作、加強交流,才能為京津冀文旅一體化創造更多打開方式。

  乘風而起,順勢而為。保持協同步伐,發揮自身潛質,這片熱土會上演更多蝶變故事,發展成果也必將進一步惠及廣大民眾。(記者 李如意 豐家衛)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交通違法記分規則有重大調整
交通違法記分規則有重大調整
北京:做好防疫迎接開學
北京:做好防疫迎接開學
破譯“雙奧之城”密碼
破譯“雙奧之城”密碼
高山滑雪混合團體賽況
高山滑雪混合團體賽況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1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