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文化底蘊 冬奧會首鋼工業遺存保護名錄將制定
2022-02-14 09:01:43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近年來,本市聚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統籌做好歷史文化保護和城市更新,讓千年古都煥發新魅力,向世界展示“雙奧之城”的深厚文化底蘊。昨天,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行專場發布會,一系列北京歷史文化保護新進展被披露。市文物局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洪昌透露,2022年是北京中軸線申遺的關鍵年,將完成申遺文本的正式報送。

  中軸線申遺文本今年將正式報送

  本市正在持續推進《中軸線申遺保護三年行動計劃》,文物騰退、考古發掘、申請式退租等48項任務不斷取得進展,已完成鐘鼓樓周邊申請式退租、地安門外大街環境整治、太廟核心區非文物建築拆除、正陽橋鎮水獸發掘等項目。目前,《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産名錄文本》草案已提前報送世界遺産中心格式審查。

  “2022年是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極為關鍵的一年,將完成中軸線申遺文本的正式報送。”劉洪昌説,市文物局將集中打磨申遺文本,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中心、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等國際組織的溝通協調,研究疫情常態化條件下的申遺工作創新辦法,提升中軸線國際影響力。

  與此同時,本市基本建設工程考古成果顯著,僅2021年就完成調查項目402項;考古勘探項目254項、勘探面積1859萬平方米;考古發掘項目120項、發掘面積11.6萬平方米,出土文物約5000件(套)。周口店遺址、琉璃河遺址、大葆&漢墓、明定陵4處考古遺址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琉璃河遺址保護規劃(2022年-2035年)》已獲市政府批准公布。

  長城附屬文物研究提上日程

  長城、西山永定河、大運河三條文化帶上,新亮點不斷呈現。

  本市率先&&《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建設保護規劃》,清晰勾勒出未來長城保護利用圖景。延慶區是長城保護髮展的標杆,該區副區長任江浩介紹,截至目前,延慶區累計修繕19782延米長城墻體、91座敵&、15座城堡。2022年,延慶區八達嶺段、大莊科段長城均列入了搶險計劃;延慶古城、永寧古城等長城附屬文物,也將啟動文化研究展示、險情治理和環境整治等工程。

  信息技術也被應用到長城文物保護中。近年來,延慶區開展了11個文物科技保護項目,覆蓋30余處文物單位以及全部長城本體,同時利用無人機搭載專業設備進行拍攝,建立了長城三維模型數字檔案。該區還將加大對長城文化的挖掘研究力度,啟動山戎、古崖居等歷史文化研究,延展長城文化內涵。

  冬奧會後將建首鋼工業遺址公園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覆蓋石景山區全域範圍,該區區委常委、副區長李先俠説,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近年來本市不斷加大力度實施永定河治理工程,在石景山段建設了長5.8公里、水面面積達102萬平方米的蓮石湖,與上下游的門城湖、宛平湖一起恢復了河流生態系統,“尤其是2021年,為更好服務保障北京冬奧會、展示奧運文化,石景山區整合蓮石湖、永定河休閒森林公園、永定河左岸公共空間,建成了北京冬奧公園,讓永定河石景山段大放異彩。”

  李先俠説,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石景山區正在謀劃滑雪大跳&、冬奧組委、首鋼“四塊冰”三大片區的賽後利用,賦予其體育休閒街區、單板與空中技巧研發中心及冬季運動展示等功能。該區還將制定北京冬奧會首鋼工業遺存保護名錄,研究工業遺存再利用模式和方案,培育“體育+”産業生態。首鋼工業文化內涵也將被繼續挖掘,重點實施高爐、焦爐、轉運站等工業遺存改造工程,建設首鋼工業遺址公園,打造首都近現代鋼鐵産業歷史紀念地和特色工業遺存體驗場所,建設開放型特色公共空間。

  三山五園藝術中心2023年底投用

  位於海淀區的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也有新進展。

  2020年9月,三山五園入選首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2021年3月,《北京海淀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獲批。海淀區副區長徐振濤介紹,68.5平方公里的三山五園,囊括萬壽山、香山、玉泉山“三山”,及頤和園、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圓明園“五園”。其中,位於三山五園腹地的原暢春園西花園正在進行主體施工,計劃2023年底投入使用。該區域現位於海淀公園內,將新建三山五園藝術中心,建築面積2.12萬平方米,屆時將與中關村展示中心、中關村論壇永久會址互融共通,成為集文化遺産保護、科技前沿發布、自然生態環境於一體的“城市會客廳”、文化新地標。

  此外,圓明園山形水系遺址考古勘探歷時八年完成,發掘面積1.85萬平方米,出土輸水銅管、官窯瓷器等3萬餘件皇家文物。以正覺寺為核心的圓明園博物館正在建設,初步形成包括頤和園博物館等27家在內的區域博物館群。“我們還將文物保護嵌入了海淀城市大腦。”徐振濤説,該區建設完善區級文物資源庫和文物智能巡查系統,對文物進行全過程、全天候監控,基本摸清全區328處不可移動文物、196處歷史建築、15070株古樹名木等各類資源。(記者 李祺瑤)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 展示文化底蘊 冬奧會首鋼工業遺存保護名錄將制定
    近年來,本市聚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統籌做好歷史文化保護和城市更新,讓千年古都煥發新魅力,向世界展示“雙奧之城”的深厚文化底蘊。2020年9月,三山五園入選首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2021年3月,《北京海淀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獲批。
  • 14日起氣溫持續低迷 北京市應急辦建議錯峰上下班
    張迎新&&,從整個過程來看,此次過程累計降雪量6毫米左右,積雪深度5至12厘米,局地可達15至20厘米。針對此次降雪,北京市氣象&已於12日17時40分發布道路結冰黃色預警信號,13日7時35分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13日8時45分發布暴雪藍色預警信號。
  • 北京市4.5萬人次參與掃雪鏟冰 道路通行條件良好
    昨天,城市副中心的環衛工人早上五點多就開始清理路邊積雪,保障市民出行安全。據統計,截至昨天20時,全市共出動人員4.5萬人次;多功能除雪車、融雪車、清掃車、清運車等作業車輛6518車次;撒布器、推雪鏟、滾刷、步道機械等除雪設備3514套次,人工除雪設備2.9萬台次。
  • 4號線延時運營 北京交通行業啟動最高等級應急響應
    北京虎年初雪如約而至。加強軌道交通235公里地面和高架線路安全管理,運營前開行軋道車,及時開啟道岔融雪裝置,防止接觸軌結冰。地面公交在客流集散點、樞紐站配備機動運力,防止出現客流聚集和大間隔。
  • 北京2022年冬奧會前半程體現“五個一流”
    在五棵松體育中心,每場比賽結束後,工作人員都會利用冰面養護車,對賽場冰面進行維護,保障運動員們出色發揮。”  楊樹安介紹説,在競賽方面,各競賽團隊始終與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氣象預報團隊密切合作,每天都有氣象情況的更新和會商。
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轉比賽賽況
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轉比賽賽況
速度滑冰男子500米獎牌頒發儀式
速度滑冰男子500米獎牌頒發儀式
北歐兩項——個人賽賽況
北歐兩項——個人賽賽況
高山滑雪——女子回轉比賽賽況
高山滑雪——女子回轉比賽賽況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67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