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 題:三種身份,三屆奧運——張雅潔的“多維”奧運緣
新華社記者林德韌、馬鍇、趙旭
作為一名“85後”,張雅潔的人生經歷過多次轉型,奧運會在其中起了十分微妙的作用。
2004年雅典奧運會,作為學生,17歲的她從幾萬人的選拔中脫穎而出,成為六十名大學生代表之一,參加了閉幕式的五環旗交接儀式。
2008年北京奧運會,作為演員,她參加了開幕式的演出。
2022年北京冬奧會,作為大學教師,她成為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運行團隊慶典儀式禮儀主管。
18年間,奧運會與她的人生軌跡産生了多次交集。“作為一個平凡人,我完成了屬於自己的‘奧運大滿貫’。”張雅潔説。
張雅潔人生中第一次對奧運會有概念是在2001年。那一年,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張雅潔在電視上看到了這一幕。她想,要是能夠到奧運會現場去看看,就太好了。
沒想到,夢想成真了。“2004年知道自己被選上以後,很激動,能現場‘參加’奧運會了,完成了自己小時候的夢想。去雅典雖然不是第一次出國,但這一次的經歷意義非凡。”她説。
讓張雅潔更沒想到的是,在2008年,她再一次與奧運有了交集。當時,她已經大學畢業,成為一名舞蹈演員。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她參與了表演,見證了那屆無與倫比的奧運會的高光時刻。“當時在現場,這真的是一件讓人很震撼的事情。”
可能是命運的安排,而今成為北京科技大學教師的張雅潔,再一次踏上奧運場地。2022年冬奧會,她成為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運行團隊慶典儀式的禮儀主管,主要負責頒獎工作。
北京冬奧會上,獲得女子冰球金、銀、銅牌的參賽隊運動員將同時在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的頒獎儀式上領獎。這給頒獎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在外人看來,我們不就是頒獎牌、拿托盤嗎?但是這裡面其實有很多門道。步數的計算、手腕的角度,既要符合我們的要求,也要符合國際奧委會的要求,都是非常專業的事情。”張雅潔説。
看著自己團隊裏的這些年輕人,張雅潔也想到了當年的自己。她説:“我會告訴他們,你們要認真地去對待這樣一份工作,因為奧運會也會成為你們心中的一個種子。美好的事物是互相傳遞的,我想給他們傳遞的經驗就是要有夢想,要實現它,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從事過不同的職業,做過不同的工作,張雅潔對於不同職業之間的切換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認為,每一份工作都很重要,每一個細節的成功,才能匯聚成全局的成功。“每一個人,不管你站在哪,你都是一顆堅持的釘子,缺一不可。”
-
三種身份,三屆奧運——張雅潔的“多維”奧運緣
作為一名“85後”,張雅潔的人生經歷過多次轉型,奧運會在其中起了十分微妙的作用。
-
冬奧火炬手伊麗媛:火炬接力不僅僅是傳遞奧林匹克之光
在2日的火炬接力結束後,火炬手之一、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副教授伊麗媛告訴記者,能夠參與冬奧會火炬的傳遞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
-
北京地壇醫院1名應急隔離區醫生感染新冠肺炎病毒
對北京地壇醫院應急隔離區內176名工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冬奧火炬手徐建喜:默默守護冬奧
3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傳遞在北京延慶的八達嶺長城和世界葡萄博覽園舉行。北京市延慶區張山營鎮西大莊科村黨支部書記徐建喜是世界葡萄博覽園傳遞現場的第一棒火炬手。
-
《2022北京冬奧會媒體角色研究報告》在京發布
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和網易傳媒研究院聯合研究推出的《2022北京冬奧會媒體角色研究報告》近日在北京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