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 前瞻:新起點,中國“雛鷹”期待新高度
新華社記者王浩宇、李春宇
中國跳&滑雪隊在北京冬奧會上的參賽人數和項目數均創歷史紀錄,這支過去鮮為人知的“飛行軍”,如今迎來了新的起點。
本屆冬奧會中國隊的彭清玥和董冰將參加女子個人標準&,宋祺武將亮相男子個人標準&和男子個人大跳&,此外中國隊還將參加新增項目混合團體標準&。這3位新人均是通過跨界跨項選拔加入跳&滑雪隊,彭清玥和宋祺武分別只有17和20歲,25歲的董冰雖然是從北歐兩項跨項而來,但入隊前她並無國際比賽經驗。
憶往昔,中國隊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首次參加跳&滑雪項目。當時只有男子組賽事,李洋獲個人標準&第44名無緣決賽。等再次有中國跳&滑雪選手征戰冬奧,已是2018年平昌冬奧會。常馨月作為首位參加跳&滑雪女子比賽的中國選手,在個人標準&比賽闖入決賽獲得第20名。
和李洋、常馨月等前輩相比,彭清玥他們是幸運的。如今這些“雛鷹”不用再受訓練條件所困,可以在河北淶源國家跳&滑雪訓練科研基地使用最先進的訓練設施,這裡的兩個跳&滑道按照北京冬奧會崇禮賽區“雪如意”1:1比例打造而成,還建成了世界體量最大、訓練功能最完備的跳&滑雪風洞實驗室。
“我們男子項目在獲取奧運資格的比賽過程中,中國隊選手(宋祺武)首次進入了世界盃級別的決賽圈,並獲得了積分。”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訓練五部部長、跳&滑雪領隊許高航説,“我們的女運動員在夏季的比賽當中不同人次獲得了有FIS杯的冠軍,還有洲際杯的前三名,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
即便有科研基地的“加持”,個人的天賦和努力也必不可少。來自雲南的京族小將彭清玥,雖然因為身材小、體重輕在比賽中只能使用青少年雪板,但她良好的身體素質和爆發力在本賽季引起了其他隊伍教練的關注,“他們説這個姑娘非常有天賦,應該是我們未來非常大的一個潛力所在。”
2019年從田徑跨項接觸跳&滑雪的宋祺武,不到兩年時間就能在訓練中跳出141.5米的成績。董冰在本賽季的夏季洲際杯上曾獲得總積分第三名。經驗和抗壓能力不足,是這幾位新人在冬奧會時最大的挑戰,如果能調整好心理狀態,或許能超越前輩,飛出新高度。
和站在新起點的中國隊一樣,北京冬奧會跳&滑雪的爭冠形勢,也將見證新勢力的崛起。
男子方面,三屆冬奧會金牌得主、34歲的波蘭傳奇卡米爾·斯托赫此番將亮相北京,但由於踝關節傷病問題,已難復當年之勇。日本名將小林陵侑和德國飛人卡爾·蓋格爾在本賽季的總積分榜上齊頭並進,甩開其他選手一截,自然是冠軍的最有力爭奪者。
女子賽事很可能成為20歲的奧地利超新星瑪麗塔·克拉默的獨角戲,本賽季世界盃她8次站上領獎&5次奪冠。平昌冬奧會季軍、日本名將高梨沙羅將再次為成為首奪跳&滑雪奧運冠軍的亞洲女選手而發起衝擊。而平昌冬奧會金牌得主、2019和2020世錦賽冠軍瑪倫·倫德比,則因身體原因宣布將不參加新賽季包括北京冬奧會在內的所有賽事。
-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320名志願者全部到崗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320名志願者日前全部到崗,匯聚高山之巔,迎接冰雪之旅。
-
前瞻:新起點,中國“雛鷹”期待新高度
本屆冬奧會中國隊的彭清玥和董冰將參加女子個人標準&,宋祺武將亮相男子個人標準&和男子個人大跳&,此外中國隊還將參加新增項目混合團體標準&。
-
你不知道的冬奧事:速滑選手快得過“百米飛人”嗎?
速滑選手快得過“百米飛人”嗎?速滑為何又俗稱“大道”?速滑的世界紀錄多在高原産生?……隨着北京冬奧會越來越近,如何“解鎖”重點比賽項目之一的速度滑冰?新華社記者帶你看其中門道。
-
外籍人士:最美“冰絲帶” 期待“中國年”
作為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的冰上比賽場館,被譽為“冰絲帶”的國家速滑館受到外籍人士的盛讚。
-
“雙奧”之路 志願同行
從北京,到北京,不僅是再相逢,更是新的起點。“雙奧”之路,志願同行,我們一起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