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塑《希望的紐帶》,其造型取材於流暢的滑雪曲線如飄帶飛舞
這幾天游覽北京冬奧公園的市民會發現,一件件造型別致的藝術雕塑已經在馬拉松跑道沿線矗立,《冰雪智慧》《冬季狂想曲》《雪孩子》等出自6個國家藝術家之手的15件公共雕塑讓冬奧公園一下子成了一座露天的雕塑博物館,讓市民在游覽公園的同時享受冰雪運動的樂趣,用藝術來迎接即將舉辦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
石景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説,兩年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公共藝術作品面向全球啟動公開徵集,來自5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提交了1611件應徵方案。最終,來自6個國家的15件雕塑入選。目前15件雕塑均沿公園跑馬路線布設完畢,這些雕塑作品是交流冬奧文化、傳遞奧運精神的藝術載體,承載了“讓奧運盛會惠及發展進步、讓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美好願景,也大大提升了北京冬奧組委和首鋼滑雪大跳&周邊城市景觀品質,成為冬奧留給北京的一份文化藝術遺産。
位於冬奧公園馬拉松大本營起點廣場的《雪孩子》是第一個落成的雕塑,現在這裡已經成為公園裏的網紅打卡點。雕塑的作者劉洋,他一語雙關地説,“環游世界的《雪孩子》回家啦”。劉洋出生在哈爾濱,從小喜愛冰雪運動,多年來,他已經為30多個國家設計了70多個公共雕塑,但他希望把最好的雕塑建在中國。“在去年東京奧運會上,奧運口號多了‘更團結’三個字,雪孩子方頭的人物形象,沒有表情、沒有眼鼻,沒有性別、長幼和職業的區係,用極簡的方式突出了人物關係,人類需要團結互助的關係,體現了團結和友愛的主題。”他説,“《雪孩子》是連接世界的文化使者,他的兄弟們在世界各地,《擁抱的雪孩子》建在俄羅斯楚瓦什共和國,《牽手的雪孩子》建在美麗的貝加爾湖畔、《思考的雪孩子》則在丹麥和德國邊境的小鎮霍耶。
位於冬奧公園花海香風景區的《抒情信息》是一座3米高的不銹鋼材質雕塑,渾圓的外形表達了團結和融合的理念。來自土耳其的設計師伊爾凱爾·亞爾德姆奇在2008年就為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設計了雕塑作品,因此這也是一座“雙奧雕塑”。伊爾凱爾·亞爾德姆奇&&:我很榮幸能為中國的兩次奧運會設計雕塑。《抒情信息》雕塑主體是巨大的不銹鋼圓球和一段DNA螺旋結構,以其動態的旋轉造型與周圍的環境保持了統一。希望看到這件雕塑的人能夠認識到奧運會對人類團結和世界發展帶來的巨大作用。
據了解,冬奧公園是石景山區城市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15件公共雕塑作品,除了展示冬奧文化,也更好地凸顯城市更新效果,提升區域城市品位,它們也將成為本屆冬奧會留給北京的藝術文化遺産。(記者 劉婧)
-
從1611件方案中勝出 15件雕塑落戶北京冬奧公園
位於冬奧公園馬拉松大本營起點廣場的《雪孩子》是第一個落成的雕塑,現在這裡已經成為公園裏的網紅打卡點。位於冬奧公園花海香風景區的《抒情信息》是一座3米高的不銹鋼材質雕塑,渾圓的外形表達了團結和融合的理念。
-
北京一體化交通平台上線2022年冬奧會專用道提示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為做好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市民出行服務,北京一體化交通平台上線了重點區域周邊停車引導、綜合交通出行信息發布、無障礙出行服務等特色功能。
-
記者揭秘冬奧延慶賽區“冬奧志願者定制菜單”
供餐時各方充分考慮了部分志願者對清真餐的需求,設置分區就餐餐區,並提供清真菜品。&前幕後,還有北京團市委延慶賽區志願者駐地住宿服務保障專班、駐地保障小組食品安全組的頂層設計和日常監管。
-
打造國産雪車 為中國雪車隊取得好成績增添可能
本屆北京冬奧會,用上了航天級別材料和技術的國産雪車,不但打破了國外壟斷,更將為中國雪車隊取得好成績增添了幾分可能。項是複雜結構高精度整體製造技術,這項技術確保了外形複雜雪車的高質量製備,整個雪車車身也就3個大部件,分別是前車身、後車身和前車蓋,連接結構很少,外形精度非常高。
-
北京冬奧會開賽在即 北京新聞中心首批志願者上崗
北京冬奧會開賽在即,2022北京新聞中心也即將與各路媒體見面。為了讓志願者盡快融入工作,熟悉工作流程,提高服務水平,首鋼滑雪大跳&場館團隊已於去年10月底啟動了志願者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