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一畝三分地” 城市副中心協同北三縣交高質量答卷
2022-01-26 08:47:34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已在漷縣鎮啟用,可輻射北三縣居民。

  京津冀開展北運河上下游同步治理和防洪達標建設,讓北運河水質整體顯著提升,為京津冀段通航創造有利條件。記者 白繼開攝

  在近期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北三縣”成為高頻熱詞。《意見》提出,積極推進城市副中心、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以下簡稱“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探索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新路徑,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示範。

  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如何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讓兩地居民共享協同發展福祉?通州區委書記趙磊近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城市副中心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副中心與北三縣共同構成了北京主城區的重要一翼,要實現一體化發展。他透露,近年來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主要在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産業協同、公共服務方面發力,共同譜寫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基礎設施

  合力打通多條跨界道路

  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因為地域相近,跨省通勤需求十分旺盛。“廠通路終於開建了!”去年12月,京津冀協同發展又一重點項目——廠通路北京、河北段同步開工建設。當天,王凱特意趕到啟動儀式現場,記錄下這令人興奮的一刻。

  王凱家住大廠,工作在潮白河對岸的通州潞城,“現在上下班走的武興路,不僅車多人多,而且繞遠。”王凱説,廠通路開工那天,社區群裏非常熱鬧,“大夥兒都盼著廠通路快點建成。”2024年,廠通路竣工通車後,大廠到城市副中心核心區的距離將縮短約4公里,為兩地通勤人員往返京冀提供更多出行選擇。

  廠通路實現京冀同步開工,離不開城市副中心、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一體化聯動發展工作協調機制。在這項機制的推動下,兩地共召開4次對接會、4次專題調度會、2次現場專題會和11次部門協調會。“每個月都要對重點項目專項調度。”城市副中心黨工委管委會工作人員説,規劃線路西起東大橋,向東至城市副中心,經河北省燕郊鎮,終點在平谷區的軌道交通平谷線已經開工,未來還有例如姚家園路東延、石小路、通寶路等多條跨界道路,實現京冀兩地“牽手”。

  ●生態環保

  兩地“環保鐵軍”輪崗交流

  生態環境有着顯著的跨區域特點,推進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協同發展,生態環保領域最有條件和基礎率先取得突破。去年10月,兩地在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環境污染聯合執法機制的基礎上,首次互派幹部輪崗鍛煉交流。

  通州區生態環境執法大隊的甄誠,被派到廊坊生態環境局大廠分局參與執法檢查;大廠分局的張建東,來到了通州區生態環境執法大隊。雖然為期1年的輪崗剛剛進行2個多月,但甄誠和張建東都覺得:“收穫真不小。”

  來通州區生態環境執法大隊報到第一天,張建東就見到了大氣精細化管理“天眼”平台——600多個監測站,時刻緊盯藍天,並把數據投送到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張建東説,大廠目前還沒有建設科技化的大氣監測系統,靠人工監測不僅耗時耗力,效果也不理想,“我站在大屏幕前,當即就給大廠的同事們打了電話,請他們向上級打報告,爭取也能裝上這樣先進的設備。”

  甄誠説,互派幹部輪崗鍛煉交流後,兩地建立起了信息互通共享機制,確保一方發布預警,另一方及時知曉,做好提前應對。“比如在大氣領域,如果北三縣發布空氣污染預警,通州即便還未受到污染影響,也會啟動應急預案,力爭讓工作跑在污染發生前面。”據了解,圍繞潮白河、北運河,城市副中心和北三縣還計劃共同打造跨界生態帶,建設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和生態綠洲。

  ●産業協同

  三河項目推介會開到副中心

  去年5月,三河市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辦項目推介洽談會。會上,三河市與北京市簽約重大戰略合作6個、重點項目79個,總投資1335億元,涉及區域開發、城市更新、科創基地、軌道交通等領域。“十四五”期間,三河市將“向北京看齊”,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活基地。目前,副中心與北三縣已成立産業專班並推出産業地圖,一體化聯合招商推介越來越頻繁,跨區域分稅機制和共享機制正在研究中。

  “十年前,三河市燕郊鎮還被稱為‘睡城’,我和很多同事每天都要趕早班車到北京上班。再瞧現在,我們的企業遷到了燕郊,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徐安余是一家生産空氣能設備企業負責人,在他眼中,隨着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在産業協同方面的深入推進,三河市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轉移能力大幅度提升,落戶三河市的北京企業不斷增多,十年前路旁還有大片農田的留山大街,如今建起了好幾個高科技産業園。

  佔地120畝的興遠高科産業園,是留山大街上的“明星園區”。總經理劉永成頗為自豪地説,園區入駐的86家企業中,11家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45家企業獲“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園區有60多家企業來自北京,其中13家是從通州搬來的。

  “産業協同,企業要找準好自身定位。”徐安余説,他所在的企業把研發、生産環節放在燕郊,前不久又在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開業了營銷中心,“這樣既可以享受燕郊低價地等優惠政策,也沒丟掉北京的巨大市場。”

  ●公共服務

  “京標服務”加快覆蓋北三縣

  去年10月,通州潞河中學三河校區掛牌成立,共招收770名三河本地的初一學生,老師當中有70%都是剛剛從大學畢業的新老師。

  新學校、新學生、新老師,如何保證教學質量?潞河中學三河校區校長孟洪峰介紹,三河校區的教師與潞河中學本部教師結成了59個“對子”。本部的資深教師,通過“一對一”的形式,幫助新老師們掌握潞河中學教學理念,快速提升教學本領。此外,本部的資深教師們還要不定期地前往三河進行授課。“接下來,我們還要計劃讓學生們以班級為單位結對子。”孟洪峰説,在本部幫助下,三河校區已經成立了學生攝影社團,文學社團也正在籌建中。

  公共服務領域的協同發展,不僅體現在教育一體化上。在醫療層面,友誼醫院通州院區已與北三縣醫療機構組建醫聯體,通州婦幼保健院協助廊坊建成了婦産醫院,派出專家小分隊坐班問診,還與三河市燕郊迎賓北路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簽訂了幫扶協議,開展技術幫扶、遠程診療等合作,並為三河孕産婦開通綠色通道;在政務服務方面,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市簽訂政務服務“區域通辦”聯動機制框架協議,453項高頻便民事項、7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區域通辦”。

  接下來,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將推動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取得實效。北京環衛、北京熱力、北京水務等“京標服務”將加快覆蓋北三縣全域。(記者 陳強)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 抗疫前線過小年
    來自北京市朝陽區6家醫院和航天總醫院等醫療單位的醫護人員為豐台區東高地街道的4萬多名群眾進行核酸檢測,東高地街道也派出大批志願者參加核酸檢測輔助工作。
  • 15日以來 北京市累計報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67例
      在25日舉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1月24日16時至25日16時,北京市新增本士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
  • 北京:核酸檢測機構不得拒絕健康寶彈窗人員檢測
      北京市1月23日發布了藥店、診所購買“四類”藥品或出現“十一類”相似症狀人員的管控政策,要求近14日內有購買“四類”藥以及診所就診的人員,72小時內需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在檢測結果未出前減少外出,未按要求進行核酸檢測的人員,北京健康寶將彈窗提示。
  • 北京市西城區全民健身 歡樂冰雪季於元月25日啟動
    冬奧腳步越來越近,全民參與冰雪運動熱情也日益高漲。伴隨音樂,幾十位志願者在後海冰面上表演舞蹈《一起向未來》,雙人花滑小選手與小歌手一起表演了《你就是奇蹟》。
  • 北京市朝陽區“冬奧有我”文明實踐活動25日啟動
    昨天上午,“一起向未來”——朝陽區“冬奧有我”主題文明實踐活動舉行,活動共設置“景觀盼冬奧”“年味享冬奧”“演出迎冬奧”“雲上游冬奧”“科普學冬奧”五大板塊,採取多館聯動的形式,全面激發群眾參與冬奧熱情。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此次系列活動精彩紛呈,共設置“景觀盼冬奧”“年味享冬奧”“演出迎冬奧”“雲上游冬奧”“科普學冬奧”五大板塊。
向冬奧出發 展現志願服務風采
向冬奧出發 展現志願服務風采
京城“小哥驛站”暖人心
京城“小哥驛站”暖人心
“雙奧”志願 夢想成真
“雙奧”志願 夢想成真
小年廟會 喜迎新春
小年廟會 喜迎新春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