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工體改造復建施工最重要的一個‘年’!我得守住了!”這個春節,李夏傑將和同事們一起在工地上連續奮戰。他的頭頂上,巨大的體育場鋼罩棚主拱肋構件正在緊張有序地吊裝就位,一個擁有“傳統外觀、現代場館”的世界一流足球場逐漸顯露出雄姿。
天空剛剛泛白,新工體施工現場的十余&塔吊已經開始轉個不停,生産經理李夏傑裹上工服、戴上安全頭盔,準時來到工地,調監控、查人員、核進度。“拉土的卡車不能少一輛,挖掘的深度不能少一米,桁架的拼接不能有大於一兩毫米的偏差……不把每天的施工細節控制住,就沒辦法保證今年12月如期竣工。我們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李夏傑來到新工體看&的最頂層,查看吊裝情況。
“我給自己的微信步數定下了每天15000步的目標,一定要在工程現場走夠步數才能下班。不僅是我,我們青年突擊隊的所有人每天都是20000步!”
夜裏11時,李夏傑換上棉大衣、抄起手電筒,開始了夜間盯控。從晚上11時到第二天早晨6時,無論是材料進場還是渣土車外運,都集中在這段時間。如何規劃運輸路線、制訂何種運輸計劃才能完成任務?李夏傑都要“精打細算”。在工體改造施工初期,項目運走的土方量將近220萬立方米,相當於要在120天的時間裏挖出1.1個昆明湖。李夏傑把原來兩個施工通道增加為3個,並且以小時為單位“精算”土方車輛什麼時間相對少。最後硬是提前10天完成了任務,創造了全北京市的土方施工新紀錄。
過去的一年裏,從超高效率的拆除、基礎施工,再到看&碗初步成型、大體量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全面展開,李夏傑記得工體改造復建的每一個關鍵節點。作為工體改造復建項目的“施工大總管”,面對2022年工體改造的新春施工衝刺,李夏傑做好了準備:這個春節,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完成50根主拱肋及其次梁的地面拼接,大約從正月初十開始集中吊裝。要抓住春節施工窗口期,保證總重量1.64萬噸的鋼罩棚在2月底如期安裝完成。“早一天完成任務,就能早一天兌現我們的承諾!”李夏傑説。
李夏傑的老家在山西運城,他已經連續兩年沒回去過年了,大兒子剛上小學,小兒子還不到兩歲,兩個春節他都守在工體改造復建項目的第一線。李夏傑告訴記者,等到孩子今年放暑假,新工體足球場上的草坪也鋪好了。等到那時,一定要帶着孩子們來看看。(記者 鹿楊)
-
馳騁冰場很瘋魔 北京朝陽八里莊發小兒滑冰隊地道
朝陽八里莊有支“發小兒滑冰隊”,30多位隊員都是北京棉紡廠的,平均年齡62歲。除了天然河湖冰場,京棉還有一大特色——工會組織職工和家屬在足球場“潑冰”。兩年前,張國榮的外孫淘淘只有8歲,頭一次跟着他去什剎海冰場時,連冰鞋都不會穿。
-
探訪工體施工現場 “大總管”每天微信步數兩萬
過去的一年裏,從超高效率的拆除、基礎施工,再到看&碗初步成型、大體量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全面展開,李夏傑記得工體改造復建的每一個關鍵節點。李夏傑的老家在山西運城,他已經連續兩年沒回去過年了,大兒子剛上小學,小兒子還不到兩歲,兩個春節他都守在工體改造復建項目的第一線。
-
“奧運車道”迎來首個早高峰 司機守規讓出奧運道
交管部門&&,只要同時施劃有奧運車道和公交專用道,在6點到24點之間,公交車道均會對社會車輛開放,市民可放心大膽走。記者在西外大街發現,這裡雖然同時施劃有奧運車道和公交車道,但一個施劃在主路上,一個在輔路上。
-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連續調度疫情處置工作
1月22日和23日上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連續召開會議,調度疫情處置工作。會議強調,各區要迅速對風險人員逐一落位管控篩查,分類嚴格執行醫學觀察、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等措施。
-
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24日起開始24小時運行
北京冬奧組委媒體運行部部長徐濟成在2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主媒體中心是媒體之家,從24日起進入24小時運行,將為全世界的媒體記者帶來精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