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讀書前要凈手,修書之前也要將手洗乾淨。只有手觸摸到書,才能知道在修復時指尖用多大力度。

朱振彬老師在點評學生剛修復完成的一冊“天祿琳瑯”藏書《漢書》。
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瑯”修復項目近日宣告完成。歷時8年,300余冊破損古籍在科學手段的幫助下,成功為古籍“延壽”,讓古籍修復工作再度進入大眾視野。
碩士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史專業的80後古籍修復師崔志賓,2013年進入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從事文獻保護修復工作,參與清宮“天祿琳瑯”專項修復項目,2015年正式拜組裏的古籍修復專家、全國技術能手,也是“天祿琳瑯”修復專項的首席專家朱振彬為師。崔志賓覺得參與“天祿琳瑯”修復是一次十分珍貴的學習機會,但卻並不輕鬆。“天祿琳瑯”中的《丹淵集》,在修復前樣貌是嚴重粘連的“書磚”,修復過程相當複雜,每一步操作都如履薄冰。在這期間,從易到難,從學着選配修復用紙、對修復紙張的再加工到逐步修補那些殘破書葉……修復的是古籍,修煉的是心性和職業素養。

國家圖書館發布館藏清宮“天祿琳瑯”古籍修復項目重大成果。

組裏目前最年輕的95後青年員工王欣蕊,正在為一套古籍書衣進行配紙染色。
古籍修復涉及多個學科,修復師除了要有高超的修復技術,還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化學、印刷、造紙等知識,才能在搶救修復古籍工作中得心應手。
2008年6月,國家圖書館“裝裱修復技藝·古籍修復技藝”被文化部正式確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國家圖書館文獻修復工作在歷史上取得了比較輝煌的成績,修復完成的國寶級珍貴文獻包括《趙城金藏》、《永樂大典》、西夏文獻、部分敦煌遺書和宋元善本、國圖藏“天祿琳瑯”珍籍等。可以説正是憑藉着歷代國圖古籍修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一件件國寶的原始風貌重新展現於世人面前。(記者 閻彤 攝影報道)
-
為古籍“延壽”
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瑯”修復項目近日宣告完成。歷時8年,300余冊破損古籍在科學手段的幫助下,成功為古籍“延壽”,讓古籍修復工作再度進入大眾視野。
-
延慶賽區30余個重點保障點全部實現閉環
當天,在利益相關方入住的中銀酒店,提示標語已經張貼在顯著位置,非冬奧保障人員不再進出酒店。不同於其他保障酒店,這裡設置了一個“志願者之家”,酒店設有全流程心理諮詢服務,賽時,兩名來自北京青少年服務中心的心理學老師將為志願者提供心理諮詢服務。
-
春節臨近,務工人員能否返鄉過節?基層如何做好防疫?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回應來了
毛德智提示,無論是返鄉人員還是在鄉人員,都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在路途中要嚴格遵守交通工具和沿途各地的各項疫情防控要求,回鄉後也要自覺遵守當地的疫情防控要求。
-
張藝謀:爭分奪秒排練開幕式,廣場舞亮相暖場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介紹了最新準備情況。
-
蔡奇:以嚴密防疫措施熱情優質服務為冬奧會保駕護航
1月21日下午,市委書記、北京冬奧組委主席蔡奇到首都國際機場檢查北京冬奧會機場疫情防控和抵離服務保障工作,看望慰問民航、海關、邊檢、公安、機場、疾控等一線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