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16日,水上保潔員在白洋淀打撈水上雜物(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攝
如今的白洋淀,再現“華北明珠”之美,景色季季不同,夏有碧波蕩漾、荷紅葦綠醉人,冬有凝固靜謐、蘆葦搖曳生風。
記者日前從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白洋淀淀區整體水質為Ⅲ類,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三項主要指標均同比下降16%以上。白洋淀水質從2017年劣Ⅴ類全面提升至Ⅲ類,是1988年恢復蓄水有監測記錄以來,白洋淀首次實現全域Ⅲ類水標準,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
2018年至2021年,白洋淀流域共實施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重點項目239個。特別是2021年聚焦實現水質Ⅲ類目標,實施九大類66項水質提升保障工程,將目標責任落實到“一淀九河”,治理措施細化到“一河一策”“一斷面一策”。在流域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部達到《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基礎上,23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再次提標,主要污染物按照水質Ⅲ類標準強化管控,遠高於國家工作要求和現行污染物排放最高標準。截至2021年,流域938公里市政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任務全部完成,“散亂污”企業全部取締、動態清零,非法排污口全部取締封堵。雄安新區水産養殖和規模畜禽養殖場全部退出,576個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103個淀中村、淀邊村污水垃圾廁所一體化綜合治理,實現全收集、全處理。
白洋淀流域全面開展河道綜合治理,淀區全域實施退耕還淀還濕,淀區蘆葦平衡收割開創歷史先例,水生態修復範圍之廣前所未有,以水質提生境、以生境保物種,白洋淀獨特的“荷塘葦海、鳥類天堂”盛景風采再現。大力實施入淀河流河道疏浚,完成府河、孝義河、瀑河、潴龍河、北拒馬河等白洋淀上游280公里補水河道綜合整治,狠抓河湖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四亂”整治,截至2021年,共清理亂佔3.8萬平方米、清理垃圾47.9萬立方米、清理違建56.2萬平方米,實現補水通道暢通、潔凈。積極推進入河入淀口濕地生態保護建設,大力開展退耕還濕還淀,恢復淀區生態系統完整性,為鳥類、魚類、底棲動物等生物提供良好棲息地。截至2021年,新區稻田、藕田退耕還淀15.05萬畝、旱田退耕還淀11.9萬畝;白洋淀流域共建設人工濕地6個。
2020年,白洋淀流域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成立,實現全流域統一監測、統一考核、統一監管。2021年,在白洋淀及上游流域61個考核監測斷面,建成42座水質監測自動站,實現地表水監測覆蓋淀區和全部入淀河流及主要支流;構築天地一體化監測網絡,開發白洋淀水環境監管大數據平台,率先採用在線水質分析儀器+污染溯源儀+高清視頻監控+VR全景展示等綜合技術,保障監管全方位無死角。(記者 李如意)
-
謝峰出任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主教練
2016年謝峰在賽季中期出任北京國安代理主教練至賽季結束。
-
履行四項職能,為奧林匹克知識産權保護“保駕護航”——專訪北京冬奧組委法律事務部部長李富瑩
冬奧組委的市場開發部和法律事務部都有奧林匹克知識産權保護的相關職能。
-
北京長安街啟動春節景觀佈置 20日“點燈亮街”
2022年長安街春節景觀佈置工作主要包括長安街東單至西單路段121基華燈共安裝242套大紅燈籠,東單至國貿橋、西單至新興橋的431基鐵桿燈安裝862套“中國結”,北海大橋地區安裝100套串燈。
-
北京疾控發布考前健康提醒 中小學生非必要不出京
市疾控中心提醒家長和考生要做好自我健康監測,每日測量體溫,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出現相關症狀及時主動上報,按規定就醫。設置體溫異常者復檢室等,供檢測不合格人員短時休息調整後,重新測量體溫使用。
-
一大批傳統商圈轉型升級 通州將打造運河夜消費帶
近日印發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十四五”時期服務業擴大開放和商務服務業發展規劃》提出,將把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建設成為服務業高水平開放核心承載區、國際商務北京新中心、北京東部商業新高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增長極和國家文旅商融合發展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