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電氣化程度的提高,近年來,北京的終端用電量不斷增長。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來現余日前&&,從“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遠的未來看,北京堅持綠電本地開發與域外引進並重,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提升綠電消費佔比,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北京自2013年起系統治理PM2.5,目前已步入第10個年頭。今年初發布的2021年PM2.5年均濃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北京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能源結構的加速優化,有力支撐了北京市空氣環境質量持續顯著改善。

北京CBD建築群,藍天白雲,景色宜人。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來現余介紹,從需求看,北京全社會用電量由2012年的874.3億千瓦時,增長到2021年的1233億千瓦時,增長幅度非常顯著;從供給看,形成了“多方向、多來源、多元化”的受電格局和“環網支撐、多點注入、就地消納”的網架結構。
數據顯示,北京煤炭消費量由系統治理PM2.5之前的2012年的2179.6萬噸,下降到2021年的不足150萬噸,佔全市能源消費比重由2012年的25.2%下降到不足1.5%。北京先後建成四大燃氣熱電中心,淘汰燃煤機組272.5萬千瓦,新增燃氣機組724.2萬千瓦,實現本地電力生産清潔化,基本實現城鎮供暖和工業用煤的清潔替代。
“北京的供給結構能夠滿足目前的用電需求。”來現余説,然而,從“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遠的未來看,針對電氣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終端用電的需求會不斷攀升,電力系統建設需進一步突出堅強韌性、綠色低碳,為構建未來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夯實基礎。
來現余介紹,在總量和運行上要增強電源支撐,強化網架結構,顯著增強電力的安全供應保障能力。根據規劃,到2025年,北京外受電通道達到18條37回路,輸電能力達到4300萬千瓦,同時強化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能力建設,加快環京調峰電源點的建設,推動燃機深度調峰改造,推動新型儲能項目建設。
為持續推進空氣質量改善和“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來現余説,預計到2025年,北京本地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實現翻番,累計達到435萬千瓦左右,並加大綠電調入力度,全市外調綠電規模屆時力爭達到300億千瓦時,推進跨省份可再生能源電力直接交易,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記者倪元錦)
-
北京市命名2021年度體育産業示範單位和示範項目
新華網北京1月8日電(記者汪涌)北京市體育局近日發布通知,命名北京世紀星滑冰俱樂部有限公司等9家單位為北京市2021年度體育産業示範單位,命名密雲生態馬拉松等4個項目為北京市2021年度體育産業示範項目。
-
首都航空與空客中國啟動玉樹少年助成長活動
首都航空與空客中國簽署了共同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合作備忘錄。
-
北京市擬立法護航“城市更新”
讓“城市更新”有法可依、有矩可循,是破解城市發展痛點、難點、堵點的前提和基礎。城市更新今後將有法規保駕護航。
-
北京:“十四五”時期提升綠電消費比、推進市場化交易
來現余介紹,從需求看,北京全社會用電量由2012年的874.3億千瓦時,增長到2021年的1233億千瓦時,增長幅度非常顯著;從供給看,形成了“多方向、多來源、多元化”的受電格局和“環網支撐、多點注入、就地消納”的網架結構。
-
“每月一題”將重點解決17個高頻共性問題
昨天(7日)下午,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舉行“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新聞發布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圍繞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科技冬奧、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接訴即辦“每月一題”等工作介紹情況,通過一組組亮眼而翔實的數據,展現出新時代首都發展的新成就、新圖景、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