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倪元錦)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4日召開發布會介紹,北京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PM2.5和臭氧首次同步達標,分別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大氣污染物實現協同控制,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於建華介紹,在區域空氣質量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的情況下,2021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臭氧濃度分別降至33微克/立方米、149微克/立方米,首次同步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為2013年PM2.5數據有持續監測記錄以來最優。
於建華&&,2021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較2013年降幅達63.1%。2021年,北京市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分別為55微克/立方米、26微克/立方米、3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濃度為1.1毫克/立方米,均多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各項大氣污染物實現協同改善,重污染天數大幅減少,由此,北京藍天底色更純、含金量更足。”於建華説。數據顯示,2021年,北京市優良天數288天,較2013年增加112天。重污染日大幅減少,發生頻率、峰值濃度、持續時間均明顯下降。2021年,北京出現重污染日8天,較2013年減少50天,降幅高達86.2%。
“壓煤措施對PM2.5直接減排量貢獻佔五成以上。”北京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來現余説,北京煤炭消費量由2012年的2179.6萬噸降到2021年的不足150萬噸,佔全市能源消費比重由2012年的25.2%下降到不足1.5%。
專家指出,整個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産業、能源、交通結構並沒有發生本質變化,區域排放量仍然超過環境容量,如遇極端不利的氣象條件,空氣質量還會有所波動,空氣重污染仍可能發生。
北京要聞
-
PM2.5降至33微克/立方米 北京市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
於建華&&,2021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較2013年降幅達63.1%。
-
冬奧會北京頒獎廣場進行頒獎儀式全要素演練
2022年北京冬奧會北京頒獎廣場3日進行了頒獎儀式全要素演練,標誌着該廣場已具備賽時運行條件。
-
北舞學子北大紅樓起舞 演繹時代讚歌《領航》
北京各高校積極組織學生以多種方式廣泛傳唱《領航》,積蓄起奮發有為的青春力量。
-
冬日打卡冬奧公園
北京冬奧公園標誌性景觀“冬奧之環”亮相,將永定河和首鋼串聯起來。冬奧公園內有一條全封閉42公里全馬路線,成為跑步愛好者的新跑點。本報特約攝影 李文明 石景山腳下,永定河畔,北京冬奧公園內,市民走上“冬奧之環”拍照打卡。
-
海淀將新增4.5萬中小學學位 5000個學前學位
海淀區教委公布,未來4年,該區將新增4.5萬個基礎教育學位,中小學生在優質校就讀比例不低於90%。未來4年,海淀區還將不斷完善區域、學區、學校三級共育組織機構,提高家校共育專業水平,家長學校建立比例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