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偉 攝
傍晚6時,下班回家的韓女士將車停到家門口的新中街路側,步行3分鐘到家。住在東營房九條25號院的她終於不再為停車發愁了,“院裏沒地兒停,之前為了停車可沒少挨罰單、被剮蹭。”韓女士説,今年以來新中街整理規劃了路側停車位,向資質齊備的居民開放,“停車費兩小時1塊錢,真是省事又省心!”
2019年至今,東城區通過小區內部整理、挖潛小區周邊停車位、共享停車、開展路側停車等措施,緩解平房、老舊樓房區居民停車難題。目前,全區已挖潛9000余個車位,其中,54處停車場、2800個共享停車位投用,並累計開放100條道路的6327個路側車位供居民停車。
昨天上午,工人體育館西門立體停車樓,幾輛小轎車魚貫駛入。這座停車樓從今年9月開始試運行,共有166個停車位,輻射周邊新中西街小區、東營房八條等老舊小區和平房院。以前,這裡是一處平面停車場,僅有45個停車位。東直門街道將其“平面改立體”,停車位增加至以前的3倍多。“停車場採用簡易自走式停車方式,車主自由入庫、停車方便,費用針對居民也相對優惠。”東直門街道城市管理辦副主任劉業超説。
核心區停車資源分佈不均,是停車難的主要原因之一。東直門街道的實踐,是東城停車治理模式的一種探索。東城區城管委停車管理科二級主任科員哈洪濤説:“首先對居民院內空間進行整理,在不影響通行安全條件下適度增設車位;同時,盤活小區周邊資源,適度建設停車設施、挖潛共享車位;最後,再合理規劃和開放路側停車空間。”
挖潛盤活停車位,東城各個街道因地制宜。在崇文門商圈,崇外街道與哈德門大廈合作,利用大廈地下3層、4層開放150個“共享車位”。“這150個共享車位24小時開放,居民與大廈簽訂停車協議,費用僅是市場價格的三分之一。”哈德門大廈客服主管趙穎説。
在寫字樓密布的朝陽門街道,銀河SOHO、朝陽門SOHO兩個大型寫字樓中也開闢了“共享車位”,為朝陽門街道9個社區的居民提供優惠停車服務。(記者 李瑤 實習生 李嫣然)
(原標題:工體西門再添立體停車樓 東城“挖掘”出來9000余停車位)
-
奧北森林公園一期今天開工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奧北森林公園規劃總面積1417.49公頃,比兩個“奧森”還要大,將串聯起已經建成的7個公園。
-
“五分鐘充電圈”覆蓋朝陽八里莊
以家為原點,200米之內肯定能找到一處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朝陽區八里莊街道正打造“五分鐘充電圈”,已新增2223個充電接口。
-
東城“挖掘”出來9000余停車位
目前,全區已挖潛9000余個車位,其中,54處停車場、2800個共享停車位投用,並累計開放100條道路的6327個路側車位供居民停車。
-
5家市屬公園將開展冰雪游園會
今天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北京主辦城市系列新聞發布會——北京冰雪運動發展專場,市體育局、市教委、市文旅局、市公園管理中心、延慶區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超萌種草!令人心動的冬奧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