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新增減稅降費634億元
2021-12-26 08:44:11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四季度我們預計能緩繳稅款100多萬元,這相當于是一筆無息貸款啊。”算完企業的“緩稅賬”,北京康得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楊德麗心裏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減稅降費讓企業有更多資金投入生産研發,在凜冬裏為企業送去實實在在的暖意。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新冠疫情的衝擊,我國出臺一係列針對性減稅降費優惠政策,幫企業渡難關蓄動能。記者從市稅務局獲悉,截至三季度,本市新增減稅降費634億元。減稅降費堅持創新驅動,聚焦“專精特新”,推動全市經濟高品質發展。

  稅收杠桿撬動研發投資

  生物制品增值稅按3%簡易徵收、出租不動産增值稅按5%簡易徵收、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制造企業研發費用按100%加計扣除、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交稅款……5項稅收優惠政策疊加,為北京大清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減免稅款至少500萬元,緩交稅款50余萬元,很大程度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

  這家專注于傷口管理、微創手術、口腔醫學以及再生醫學領域的生物醫療公司,入選了2020年第一批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企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降低稅負,緩解壓力,讓我們公司對研發持續投入有了堅實的政策基礎。”企業負責人表示。

  今年以來,我國針對制造業出臺了一係列優惠政策。自1月1日起,制造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自4月1日起,對先進制造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9月底,實施為煤電和供熱企業紓困解難的“減、退、緩”稅措施;10月底,又出臺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的措施……源源不斷的稅收紅利持續釋放,撬動更多投資向研發聚集,不斷鞏固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根據最新數據,僅加計扣除這一項優惠政策,就惠及2.7萬戶企業,減少企業所得稅入庫約95.2億元。

  減輕稅負紓困小微企業

  如同毛細血管一樣的小微企業,為穩住經濟基本盤貢獻了重要力量。今年,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徵點進一步提高,由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前三季度,本市7.5萬戶小規模納稅人享受到免征政策,減稅9.8億元。2020年出臺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徵收率由3%降到1%的政策今年仍在延續,前三季度新增減稅42.3億元,惠及25.2萬戶納稅人。

  此外,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2019年減半徵收的優惠基礎之上,今年再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前三季度減稅7.57億元,為12.9萬戶小型微利企業紓困。

  減稅降費不僅體現在真金白銀的數字上,也體現在不斷優化的流程中。針對小規模納稅人徵收率調整政策,稅務部門及時升級稅控服務係統,實現小型微利企業身份自動識別、減免稅款及緩繳稅款自動計算。同時,還將小額快速退稅限額由500元提升至5000元,整體退稅時間進一步提速。

  稅收紅利護航冬奧盛會

  “疫情突襲,再加上冬奧項目改造,企業運營資金緊張,如何申請減免部分稅款?”今年上半年,海澱區稅務局收到了北京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有限公司的一封訴求信。考慮到冬奧體育賽事的舉辦和企業發展訴求,稅務部門“點對點”進行政策指導,按政策幫助企業順利減免房産稅1500萬元。

  目前,冬奧會籌辦已進入最後的衝刺期。記者從稅務部門了解到,各具特色的政策宣傳培訓、輔導等服務舉措已在各區相繼推出,確保涉奧企業對優惠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

  “今年以來,我們累計享受減免稅1333.9萬元,緩解了資金緊張狀況,為按時完成項目建設工作提供了保障。”首鋼滑雪單板大跳臺項目承建方北京首鋼自動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范宇秋介紹。

  此外,在“兩區”建設層面,稅務部門也制定了15項重要舉措。持續推進相關減稅政策落地,例如,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特定區域內注冊的居民企業,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有效降低技術轉讓成本。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磊
北京要聞
  • 2021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新增減稅降費634億元
    “四季度我們預計能緩繳稅款100多萬元,這相當于是一筆無息貸款啊。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2019年減半徵收的優惠基礎之上,今年再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 冬奧有我 扮靚京城 北京將開展門前責任區治理
    奧運村街道商戶代表也表示,將嚴格落實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制,保證責任區內環境幹凈整潔,維護綠化設施,不亂堆放雜物、不亂設攤點,不私搭亂建,不亂停車輛。目前,首都環境建設管理辦、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正在研究出臺門前責任區專項治理工作方案。
  • 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正式啟動
    昨天,在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參觀者在氫燃料電池車驅動原理模型前駐足。在“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氫能作為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為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第一次工作推進會也于昨天在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召開。
  • 讓更多小企業成長為“小巨人” 北京發布支援中小企業“雙16條”
    從一間孵化器辦公室到上萬平方米的實驗室,從六七人的初創團隊到近800人規模的知名企業,基因科技公司安諾優達用9年時間從小企業蛻變成“小巨人”,成為北京創新力量蓬勃發展的縮影。按照計劃,本市力爭到“十四五”末,國家級“小巨人”企業達到500家,市級“小巨人”企業達到1000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5000家。
  • 北京38條公交線路實現跨省常態化運營8萬余人受益
    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工作把建設好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兩翼”作為首要任務,同時全力做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以及大興國際機場順利通航保障任務。
寒冬體驗“老北京”風情
寒冬體驗“老北京”風情
賽場 職場 再登戰場
賽場 職場 再登戰場
歡樂冬日
歡樂冬日
青春的笑臉迎冬奧
青春的笑臉迎冬奧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0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