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負盛名的古剎法源寺旁,居民每日走過的公共空間即將迎來變化。市發改委近日批復西磚胡同及周邊公共空間改造提升項目實施方案,將為胡同周邊居民打造公共會客廳。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在充分保護西磚胡同等9條胡同空間形態和建築風貌的前提下,將優化交通組織和功能布局,增設公共服務設施,恢復具有老北京味兒的街巷胡同,保護傳承宣南文化。
目前,這9條胡同空間雜亂、設施破舊,給周邊居民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也影響整個宣南文化區的風貌。經過前期充分的民意調研,胡同裏的公共會客廳已經有了方案。據介紹,項目將補充公共設施,完善服務設施,重點提升5分鐘生活圈品質;充分利用存量空間和增量空間資源,拓展公共活動和交往空間,合理增加停車、健身、社區服務等公共設施,適度補充座椅、晾曬桿等小微便民設施,改善老城區居民生活條件。
提升改造過程中將統籌考慮景觀、通行等功能,整合相關慢行系統,優化市政交通設施,提高公共空間的可達性和利用率,並實現與周邊環境的良好銜接與有機融合。“這次改造將保持胡同肌理,重塑建築風貌,展現明清胡同、宣南會館的歷史風貌,彰顯文化內涵,讓老百姓記得住鄉愁、找得到老北京記憶。”相關負責人説。
眾所周知,法源寺以丁香而聞名,西磚胡同又是去往法源寺的必經之路。因此,改造提升項目計劃在綠化設計中新種植丁香等植物,讓前往法源寺賞花的游客可在西磚胡同就開始進入賞花場景,在步行賞花中“漸入佳境”。
記者獲悉,公共空間提升方案設計工作啟動前經過細緻前期調研,並於去年就將設計方案向周邊居民進行了詳細講解。在居民對方案足夠了解後,項目方再次開展問卷調查,共收回調查問卷58份,覆蓋了片區內所有院落,實現了與周邊居民的充分溝通。(記者 曹政)
(原標題:重塑宣南文化區風貌 法源寺旁9條胡同將改造提升)
-
陳吉寧主持會議研究《“十四五”時期健康北京建設規劃》等事項
昨天下午,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研究《“十四五”時期健康北京建設規劃》等事項。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主持會議。
-
北京辦公區域格局多中心化加速
隨着5G、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創新突破,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日趨融合,也使企業在不動産的使用上出現多元融合的新特點。隨着北京新興區域基礎設施和産業政策不斷完善等原因,北京辦公區域格局多中心化加速。
-
朝陽華貿城7號院6號樓解除管控 最想感謝的是社工
11月10日,受疫情影響,朝陽華貿城7號院6號樓採取管控措施,共涉及583戶居民。昨天,他們進行了第四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晚間正式解除管控。解封時刻,居民最想感謝的是社工。
-
陳經綸中學分校東湖灣校區45名學生將重返校園
陳經綸中學分校東湖灣校區的45名學生,結束了在集中醫學觀察點21天的觀察,在家長和老師陪伴下乘坐大巴車回到學校。
-
天通北苑二區全部解封 昌平涉疫管控小區清零
22日,天通苑北街道天通北苑二區完成第八輪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經專家組綜合評估研判,昨天早上6時,天通苑北街道天通北苑二區全部解封。至此,本輪疫情昌平區所轄管控區域全部清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