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阜內大街二期改造有哪些亮點?近日,西城新街口街道趙登禹路42號內,居民、街道幹部、北京建築大學的專家們,一起熱烈討論着老城保護更新的話題。討論聲中,本市首個“老城保護更新基地”落戶新街口。這裡將成為展示新街口街道元、明、清時期城市建設相關歷史影像及社區公共空間更新改造成效的窗口,並不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共話老北京歷史變遷。
新街口街道地處老北京內城西北角,位於西城區中部偏北,街道區域功能鮮明。轄區內文物古跡多,老城居民多,四合院、老樓房多,是老城風貌的區域性樣本之一。
新街口街道相關負責人説,諸如西四牌樓、阜內大街、老城商道等均位於街道範圍內。幾年來,街道在區政府和什剎海阜景街指揮部的指導下,先後完成了白塔寺宮門口東西岔保護更新項目、平安大街改造更新工作,啟動受壁街建設工程,初步完成隆長寺、三清觀、雙關帝廟等文物騰退,完成阜內大街整理復興計劃一期項目,完成轄區內老舊小區改造項目31個,2020年完成30處平房院落改造。“這些項目惠及民生,也調動了區域內居民對老城保護的熱情,建立老城保護更新基地非常必要。”相關負責人&&。
儘管該基地面積不大,但內容豐富,從元明時期開始至今的區域演變歷史展板講述着新街口的變遷。
“大家的意見和建議我們都會在方案里加以考慮。”據介紹,下一步,新街口街道將與北京建築大學共同利用該基地,推進阜內大街二期改造、研究歷史文化街區和平房院落保護與更新、探索推進玉桃園二區北院小微空間改造等項目。未來,這裡將成為文化遺産傳承保護、街區有機更新和美好社區營造的窗口,也將成為居民共話老城保護更新的會客室。(記者張驁)
(原標題:首個老城保護更新基地落戶新街口 將推進阜內大街二期改造)
北京要聞
-
“智慧大腦”全景監視 25座冬奧場館電力運行
今天,國家電網公司冬奧電力保障服務中心正式啟用。為北京冬奧組委提供電力業務領域數據交互和決策支撐,確保冬奧會供電保障體系高效運轉。這屆冬奧會,冬奧場館實現100%綠色電力供應,是奧運史上的創舉。
-
葉落的季節漫步北京 14條古都賞銀杏線路推出
賞銀杏不必非去釣魚&附近,還有許多人少景美的銀杏大道和銀杏林可以選擇。本次推出的線路中有10條步行路線、4條騎行路線,涵蓋了北京深秋賞銀杏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且各具特色。
-
機器人上崗五棵松體育中心 助力冬奧疫情防控
“相約北京”冰球國內測試活動將於11月7日至10日在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舉行,場館引入科技手段助力疫情防控。”智能“小白”聯合創始人李興龍介紹,“小白”搭載了自動駕駛軟硬體技術,頭頂還有無接觸式手部消毒設備,經過它可以隨時為手部消毒。
-
越來越多“好鄰居”伴隨你游園
記者昨天從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截至目前,市屬11家公園已記錄棲息鳥類達218種,佔北京野生鳥類4成。“鳥類多樣性是評價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越來越多的鳥類出現在公園,説明公園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健康而且平衡。
-
老城保護更新基地落戶新街口 將推進阜內大街改造
儘管該基地面積不大,但內容豐富,從元明時期開始至今的區域演變歷史展板講述着新街口的變遷。未來,這裡將成為文化遺産傳承保護、街區有機更新和美好社區營造的窗口,也將成為居民共話老城保護更新的會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