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人事 政情 本網 旅遊 圖片
新華網 > > 安徽頻道 > > 正文

渦陽:昔日“廢柴”搶著要

2022年06月08日 09:42:59 來源: 安徽日報

    近年來,在渦陽縣石弓鎮,曾經被視為“廢柴”的秸稈變成“綠色銀行”,全鎮84098畝土地的秸稈收儲權共拍賣出1273244元,比底價高出五成多。

    這麼高的溢價率,收儲企業如何確保收益?農民、村集體又能獲得哪些好處?6月3日下午,記者來到渦陽縣鼎盛秸稈綜合利用有限公司收儲點一探究竟。

    該收儲點位于石弓鎮耿樓村,記者看見滿載秸稈的運輸車一輛接一輛進場,叉車將貨車上的秸稈卸下,再碼放整齊,遠遠望去像一個個山丘。

    “這個收儲點佔地60畝,能容納5000噸秸稈,目前已存放3000噸。”渦陽縣鼎盛公司負責人馮家雨對記者説。

    過去,馮家雨總在為收不到秸稈而發愁。一個月前,石弓鎮舉辦午季小麥秸稈收儲競拍會,吸引了13家企業參加,最終6家企業中標。馮家雨拿到2個秸稈收儲點的經營權,負責4個村的秸稈打捆收儲,覆蓋土地面積2.5萬畝,預計能收7000噸秸稈。

    企業收儲秸稈如何取得收益?馮家雨給記者算了一筆賬:1噸秸稈收儲成本大約是320元,加工成牧草的成本不到200元,牧草售價600元左右,算下來每噸秸稈利潤近100元,7000噸就有近70萬元利潤。

    “今年小麥秸稈無病害、品質好,是上好的牛羊飼料原料。”馮家雨告訴記者,加工出來的精品飼料主要銷往新疆、寧夏、內蒙古、陜西等地,今年不愁銷路,反而擔心收不到足夠的秸稈。

    推行秸稈收儲權拍賣,村集體和農民同樣有收益。石弓鎮王淺村今年種了5740畝小麥,通過拍賣秸稈收儲權,每畝拍出18元,獲得10萬余元村集體收入。該村黨總支書記張海燕説,有了這筆錢,村裏秸稈禁燒工作就有了資金保障,還能將結余下來的錢發展村裏的公共事業,提高群眾生活水準。

    王淺村村民池振峰告訴記者,過去秸稈打捆以小型打捆機為主,打捆不徹底,容易拋撒,田裏遺留秸稈多。今年實行新的秸稈收儲模式後,企業的打捆機都是大機械,不僅效率高,而且拋撒少,對秋季作物的生長影響大為減少。

    亳州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秸稈收儲權拍賣”開啟了秸稈綜合利用新模式,不僅規范了秸稈收儲網點,推進秸稈收儲向規范化、標準化、市場化轉變,還實現秸稈收儲産業化,增加了村級集體收入。(記者 武長鵬 通訊員 李鵬)

    

[責任編輯: 鐘紅霞 ]
敬請關注“新華網”微信公眾號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1207112872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