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大金融 看寧波如何“多跨協同”
2022-01-17 10:03:13 來源: 寧波日報
圖集

寧波國際金融服務中心。(嚴龍 攝)

韓立萍 制圖

我市金融機構大力推動科技賦能,提升為客戶服務能力。(張正偉 陳芋榮 攝)

  上周五,全市金融工作會議指出,“十四五”末,寧波基本建成長三角地區輻射力強、影響力大的産業金融創新中心和區域性金融中心。

  具體來説,全市金融業“十四五”力爭實現“三跨越、四提升、五倍增”:金融業總資産、存貸款余額、社會融資規模分別跨越6萬億元、8萬億元、1萬億元。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升至8.5%;保險密度、保險深度提升至3.5%和6200元;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和總市值分別達到200家和3萬億元;金融數字化程度提升,“浙裏甬e保”成為全省標誌性成果。社會融資規模、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政策性融資擔保在保余額、保險創新項目5項指標倍增。

  這是迥異于以往的大金融發展目標,需要“跨領域、跨環節、跨層級、跨部門”推動金融理念、金融服務、金融監管係統性重構和根本性變革,建立符合寧波實際的現代金融産業體係。

  對標“雙中心”,寧波金融業如何開啟下一個5年?構築大金融,寧波有哪些優勢?推進“多跨協同”,全市上下又將如何落子?

  搶抓機遇“立梁架柱” 金融業發展“積厚成勢”

  金融作為寧波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同時充滿著蓬勃的發展活力。“十三五”期間,我市不斷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關係,金融業“立梁架柱”平穩推進,“積厚成勢”成果顯著,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提升。

  “十三五”期間,我市金融規模快速增長。到2020年末,全市金融業總資産達到36349.4億元,是2015年的1.4倍;金融業增加值達到994.6億元,是2015年的2.1倍。金融機構體係日趨完備,金融支援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增強。全國首家專業性航運保險機構東海航運保險和中國證監會近10年來批準設立的首家內資證券法人機構甬興證券成功落戶;寧波股權交易中心、永誠保險資管、寧銀理財等一批平臺主體相繼成立。到2020年末,全市社會融資5068.3億元,是“十二五”末的4.2倍;直接融資突破2000億元大關,其中引進保險資金逾830億元。

  “十三五”期間,我市搶抓機遇,大力推動金融改革創新。國家保險創新綜試區深化和新推項目210余項,提供風險保障超10萬億元。國家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落地,全國首創“道德銀行”、信用報告評估等融資模式;外匯管理領域10多項改革試點落地。

  此外,我市地方金融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十三五”期間化解銀行不良貸款逾1000億元,不良率總體保持在1.6%。全國首創“天羅地網”監測防控係統,實現P2P機構清零,高質押率上市公司佔比遠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準。

  推出十大攻堅工程 大金融“多跨協同”先行

  早對接、早引進、早投放,爭規模、爭進度、爭滿意度,力爭一季度人民幣存款、人民幣貸款和保費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35%、14%、7%。在此次全市金融工作會議上,寧波金融係統推出金融領域十大攻堅工程,其中“開門紅”決戰工程一下子就顯現“起跑就衝刺,開局就決戰”的氣勢。

  “十三五”期間,我市金融業在高品質發展和改革創新上雖然取得了豐碩成果,但也面臨著供需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改革創新力度和深度不夠,生態環境和風險防范能力仍有不足等問題。進入新發展階段,全球經濟形勢日趨復雜,金融的地位和作用愈發重要,同時對推動金融業係統性重構和根本性變革,實現“單兵突進”的小金融向“多跨協同”的大金融轉變提出了迫切要求。

  新階段,我市金融業將以構築大金融為目標,統籌全市資源“多跨協同”;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有效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風險防范能力;以建設國內國際雙迴圈樞紐城市為契機,推動金融業與國內國外市場有效連結;深度融入長三角,加大金融對接,助力寧波産業躍升、科創加速、消費升級、財富增值。此外還將發揮“金改+自貿”戰略疊加優勢,推動金融數字化改革,突顯寧波金融發展特色。

  今年,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將聯合相關部門,把握節奏與力度,統籌安全與發展,協同推進金融領域十大攻堅工程,為全市大金融發展先行探好路、開好局。

  在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下一階段全市將陸續開展金融助力共富、重大項目保供、科技制造助推、普惠金融滴灌等工程。圍繞全市固定資産投資目標靠前參與,力爭全年重大項目融資2600億元;圍繞全市“甬有”幸福民生品牌打造,力爭全年創新20項以上金融産品,提供涉農保險120余項,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120億元;建立常態化銀企對接機制,暢通科技制造融資渠道,力爭全年新增技改項目融資420億元以上,科技型企業貸款增長15%以上,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年均增長30%以上。

  在推進創新試點、提升産業能級方面,我市將深入實施“鳳凰行動”寧波計劃,爭取全年新增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等上市及過會企業15家,新增甬股交挂牌企業500家。鼓勵上市企業增發、配股、發債、並購重組,爭取全年直接融資和並購重組規模達到2500億元。打造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2.0版,力爭全年引進保險資金100億元,創新保險項目20個,新增1-2家保險機構;確保全年保費收入增速不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準,風險保障額度增速不低于全市GDP增速。作為國家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今年我市將持續深化首貸戶拓展、小微園區“夥伴銀行”等專項行動,力爭全市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30%,新增普惠小微首貸戶1.2萬戶。

  此外,我市還將統合推進數字金融賦能工程和金融安全強基工程,數智金融大腦爭創全省數字化改革試點示范應用;力爭全年處置不良貸款300億元,不良貸款率控制在1.5%以內。

  瞄準“雙中心”建設 打造金融“全能好手”

  從“單兵突進”的小金融到“多跨協同”的大金融,意味著“十四五”期間,我市金融業將全面提升,從“單打冠軍”向“全能好手”轉型。

  這一點,從“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市金融業的表現可見一斑。去年,我市充分發揮金融在“六穩”“六保”工作中的逆周期調節作用,金融業呈現“好、快、多、優”的良好發展態勢。

  金融服務質效好。全市社會融資規模預計超過5300億元,新增貸款3594億元,均創下歷史新高。

  金融産業發展快。全市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預計超過8%,成為全市第四大貢獻産業。

  金融改革創新多。保險、普惠金融兩大國字號金融改革試驗區帶動效應明顯,累計推出的保險創新項目和普惠金融創新産品均超過200項。此外,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開放、全國首批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全國科技與金融結合城市建設等多項國家金融改革試點任務也紛紛落戶寧波。

  我市還扎實推進重點民營企業、上市公司股權質押、互聯網金融等領域風險化解工作,銀行不良貸款率近10年來首次下降至1%以下,P2P網貸機構全部出清,高股權質押比例上市公司僅存4家,被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認定為風險較低區域和無高風險機構省市。

  基礎實力強、改革動力足、發展環境好,是寧波構築大金融,建成長三角産業金融創新中心和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底氣所在。根據寧波金融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我市將堅持金融發展與實體經濟需求相結合、金融工作與數字化引領相結合、金融創新與防范風險相結合、市場導向與政府調控相結合、簡政放權與審慎監管相結合原則,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主線,打造金融場景應用深化實踐區、保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區、普惠金融精準優質服務試驗區、金融數字化改革引領先導區。

  未來幾年,我市將實施金融場景謀劃工程,全力支援高水準、創新型城市建設。深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發揮金融在科技創新戰略中的關鍵作用,深化“夥伴銀行”“夥伴保險”制度。做實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內涵,建立文化信貸風險補償機制,聯合銀行、保險機構設立文化産業風險池。全力支援制造業高品質發展先行城市建設,推動新型工業化與金融科技化、先進制造業與現代金融業深度融合,加強産業政策、金融政策的協同性管理。支援國內國際雙迴圈樞紐城市建設,強化産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搭建以“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垂直行業場景+多層次金融超市”為主要框架的數字化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

  圍繞提升金融發展能級,我市“十四五”期間將著力推進金融改革深化工程,打造保險服務“雙迴圈”示范基地、全國保險創新策源地和保險高端要素集聚地。加快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建立普惠金融體驗中心、農村金融服務綜合平臺,建立普惠金融長效機制,持續推進信貸投放向普惠小微、民營經濟等市場主體傾斜。推進資本市場改革試點,支援區域性股權市場數字化建設,加快打造面向科技型、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的特色板塊建設;提高上市公司品質、引領産業升級,打造一批以上市公司為龍頭的高品質産業集群和高能級創新平臺,做強做優資本市場“寧波板塊”。

  同時,我市金融部門還將大力推進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創新,完善多樣化金融市場主體體係,提高跨境資金流動便利,增強跨境金融服務能力,探索開展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投資企業(QDIE)、合格境外一般合夥人(QFGP)/有限合夥人(QFLP)等一係列跨境業務試點。(記者 張正偉)

責任編輯:張靈

【顯影中國】殘疾手藝人蔡余仙:筍殼上刻出好生活
【顯影中國】殘疾手藝人蔡余仙:筍殼上刻出好生活
2022!向所有的emo説拜拜
2022!向所有的emo説拜拜
浙江大寺基:霧凇如畫醉遊人 瓊花綻放正當時
浙江大寺基:霧凇如畫醉遊人 瓊花綻放正當時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 | 尋訪封控區裏的人間煙火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 | 尋訪封控區裏的人間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