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鄞州打造公共文化生態圈豐富群眾生活
2021-12-29 07:46:55 來源: 光明日報
圖集

  晚上7點,華燈初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中河街道靈萃書院的文化夜生活開始了。這堂“漢字有故事”的課上,書院創辦人陸瑩穿梭于書桌之間耐心指導,學員們握筆、書寫、拓片,將思緒沉入一片翰墨香。城市文化公益空間提供場所,分享志願者提供課程,場地服務志願者維持秩序,廣大群眾就近享受文化——“鄞州晚7點”讓公共文化供給呈現出自洽式發展的狀態。

  鄞州作為全國首批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示范區,近年來聚焦供給側改革,構建了一個政府搭臺、社會參與、全民共建共用的公共文化生態圈,實現了城鄉文化的自由生長。

  政府搭臺打造地域特色文體中心

  老年人敲鑼打鼓、年輕人扯旗抬閣,形成浩浩蕩蕩的隊伍,一場濃縮版的“八月半漁棉會”在城市中心上演。11月1日,“鄞州之夜”係列專場首場活動在南部商務區舉行,主題是鄞東濱海古鎮——鹹祥。“鹹祥擁有16公里海岸線。自古以來當地人為慶祝魚蝦滿倉、棉花豐收,會舉行漁棉會,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鹹祥鎮文化站負責人吳霞介紹,為傳承漁棉會,近年來,鹹祥依托鎮文體中心,不斷推進“海灣文藝小鎮”建設,打造了廟會、音樂節等人氣活動,培育出了一批民間草根文藝社團。今年以來,共舉辦460余場文化活動,惠及5.8萬人次。

  2020年7月,瞻岐鎮首屆岐山讀書節開幕式暨岐山書房開館儀式在鎮文體中心舉行。落成後的書房實際使用面積600余平方米,藏書3萬余冊,設有少兒閱讀區、成人閱讀區、電子閱覽室、有聲閱讀區等眾多功能室。如今,書房客流量一天最多達800人。瞻岐鎮背靠大山,有豐富的山林資源。瞻岐人的生活模式、民俗風情都烙上了鮮明的地方印記。2013年,瞻岐以耕讀文化為重點打造“山海節”品牌,建立起岐山書房、合一書房、岐萌書屋等公共閱讀陣地,讓當地公共文化品牌香溢四方。

  山有山的樣子,海有海的容量,平原也有平原的特色。“公共文化服務,需要找準突破口。把平臺建好了,拉動的就是整張網。”鄞州區文廣旅體局黨委委員竺培勤表示,近年來,鄞州以文化為肌理,不斷延伸優質公共服務,打造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文體中心,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的發展之路。目前,全區各鎮已建成資源充足、設備齊全、群眾滿意度較高的現代化綜合文體中心。

  社會力量共同構築城市精神家園

  企業家、攝影家、旅行家……王兆春有許多頭銜,但他最喜歡的還是“美術館館長”。最近,在他創辦的匯港美術館內,一個主題為“從一室一廳走向成功之路”的大型裝置藝術作品正在展出——軟梯從一間簡易帳篷裏延伸出來,再直直衝向屋頂,足足有36米高。

  “很多年輕白領來此參觀,短短一個月這裏就成了鄞州‘網紅打卡地’。”王兆春説,美術館成立10年來,不遺余力推出新銳藝術家,不斷孵化創意,在寧波乃至全國藝術界都闖出了名堂。

  前不久,寧波市首屆“朱金漆木雕杯”木雕現場創作大賽暨鄞州區第四屆非遺文化節在朱金漆木雕藝術館落下帷幕。2010年,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陳蓋洪自籌資金千萬元建造了1.3萬平方米的藝術館,通過“參觀+體驗”的模式,全方位地向市民展現這項傳統技藝的文化內涵。

  2016年,寧波市調整行政區域,一部分老城區並入鄞州,鄞州城市人群上升至2/3。“城市群眾的公共文化需求不同于鄉村,表現得更加復雜、更為精細化。單靠政府力量並不能完全解決,社會資本的參與彌補了不足。”竺培勤表示,比如在博物館門類中,民營博物館藏品集中在特定民俗、非遺項目、古典家具等細分領域,填補了國有博物館的空白。

  12月16日是鄞州千工甬式家具博物館的4歲“生日”,這是吳慈、吳聖東父子歷時多年建起的。從自家2000多件千工甬式家具藏品中選擇600多件來展示,他們一直致力于宣介千工甬式家具的歷史文化和獨特工藝。博物館一樓,曾經獲得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的船鼓擺在進門最醒目的位置。整座船鼓用黃楊木雕、朱金木雕、骨雕金屬雕、骨木鑲嵌和彩繪玻璃等組合而成。這樣的船鼓在寧波只有三艘。

  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紫林坊藝術館、金銀彩繡藝術館、寧波服裝博物館……這些年,社會力量不斷涌入公共文化領域,建起13座民辦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超5萬平方米,每年接待參觀群眾200多萬人次。如今在鄞州,平均每4萬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

  全民共建共用豐盈文化供給圈

  一次偶然的機會,法律援助律師吳啟錢得知了“鄞州晚7點”。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這位文化愛好者下班後去聽了一堂“詩説辭話王安石”,從此便成了忠實“粉絲”。後來,不過癮的他還加入分享志願者團隊,開設“呵護我們醫生的民法典”課程,一上就是一年。“拓寬了法律諮詢的受眾,進一步根植了法律信仰的觀念。”分享知識、幫助他人,讓吳啟錢收獲許多快樂。

  從閱讀經典到研習法律,從吟詩作賦到傳承藝術,從親子陪伴到美學欣賞……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豐盈著“鄞州晚7點”。目前,該品牌已開設42門個性化課程,參與人次近4000名。

  全民參與共建共用,一個個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在鄞州城鄉發展壯大。由鄭詩芬帶領的下應甬劇團扎根鄉鎮,十幾年來給老年群體免費演出。“先是我在2004年加入志願服務團隊,後來我們整個劇團的人都成了志願者。”她説。

  下應甬劇團從群眾生活中汲取創作素材,表現出現代人的精神和風貌,受到各個年齡層聽眾的喜愛與追捧。“以前害怕沒人聽,結果現在劇團連大學生都有了,會學會唱還會給劇本提意見呢。”鄭詩芬知道,百年來蘊藏于唱詞裏的那一份匠心,不少年輕人已然“接棒”。接下來,她有一個大計劃:帶著他們,帶著新創作的《給垃圾分類》《防電信詐騙》等原創現代劇目,演遍寧波。(記者 曾毅 本報通訊員 幹杉杉)

責任編輯:張靈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 | 尋訪封控區裏的人間煙火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 | 尋訪封控區裏的人間煙火
新華全媒+|穿越時空的問候和回音
新華全媒+|穿越時空的問候和回音
新華全媒+|浙江企業戰疫情 抓生産 保訂單
新華全媒+|浙江企業戰疫情 抓生産 保訂單
“浙”裏抗疫丨“浙”一夜,有你!
“浙”裏抗疫丨“浙”一夜,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