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雲南省生態環境廳3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消息,雲南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取得成效,“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共識正在全省範圍內逐步形成,為推動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了解,近年來,雲南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制度逐步健全完善,改革各項措施有序深化落實。雲南省委、省政府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省級相關部門先後&&了《雲南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辦法》等10余項制度文件,並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納入省對州(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範圍,建立“國考”“省考”聯動機制,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的作用,壓實各地、各部門責任。
多年來,雲南省重點關注長江流域、九湖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築垃圾、磷石膏、危險廢物等領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切實解決群眾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提升群眾獲得感。
同時,雲南省從多層次、多角度將涉及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納入重要案件辦理體系,取得了較好成效。2023年、2024年,雲南省發布了2批20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典型案例,示範效果明顯。
截至2025年10月15日,雲南省共啟動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957件,涉案金額3.86億元,結案率90%以上,篩查率100%,國家轉辦各批線索符合啟動條件的啟動率90%以上。實現案例線索篩查、辦案數量質量、辦案覆蓋面等多項提升,改革工作成效明顯。(完)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