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06/07 09:13:08
來源:新華社

洱海“小白花”助力“以濕養濕”

字體:

  六月,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正積極開展“魚草共生”模式探索,並試種新品種深水區海菜花。這朵不起眼的“小白花”,既帶來生態和經濟雙贏,也推動了當地“以濕養濕”模式的發展。

  在右所鎮永安海菜種植區,剛投放的鰱魚游向海菜田深處,這是生物調控技術的新應用。

  海菜花原産洱海,對水質要求極高,水清則花盛,水污則花敗,是水質的“試金石”和“風向標”,也是當地“生態菜”“致富菜”。

  眼下,鐘嵐正聯合大理大學開展微量元素對海菜花品質提升的試驗,並主育了“千頭碧”“一頂紅”“丈水翠”“一桿綠”4個品種。

  洱源縣有6.88萬畝濕地,對洱海上游的水源補給和生態屏障至關重要。但濕地分佈廣,如何在保護生態的同時實現經濟效益和可持續利用,是洱源縣正在努力解決的問題。

  目前,右所鎮海菜花種植面積達3500多畝,其中深水區400多畝,預計年産值6500多萬元。

  作者:何春好、羅新才、李雪梅、盧奪坤

  畫面來源:雲南省洱源縣融媒體中心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