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邊境村寨各族群眾是如何團結一心開展禁毒示範創建工作、守護好神聖國土的?
答:臨滄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邊境,邊境毒情形勢錯綜複雜,邊境村寨各族群眾深刻地認識到,要完成“守護好神聖國土”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光靠公安機關是不夠的。黨委、政府也真正做到了把人民群眾發動起來,把所有社會資源調動起來,一起與毒品作鬥爭,創建全國禁毒示範城市就是最有力的措施之一。
首先,臨滄市委給各個村派來了“自然村長”,他們扎根村裏,與村兩委一起帶領各族群眾謀劃産業發展、解決基層治理問題,還帶着大家做好禁毒宣傳、走訪家庭、踏查周邊情況,定期組織村民大會,發動村民參與到禁毒工作中。其次,村寨在邊境線上建立了守邊聯防所,每天安排人員巡邏,再配合視頻監控、警報器等物防措施,防止毒品流入。派出所民警、輔警不僅定期挨家挨戶走訪,還不定期地進行突擊檢查,現在基本上每個村都有一個輔警長期負責,有任何治安問題,派出所都會第一時間掌握,馬上派人處置,確保了村裏的安全。另外,滄源縣廣播電視局還會到村裏放映禁毒宣傳片,鄉里設立的社戒社康工作站,有專業的禁毒專幹和醫生,定期開展康復訓練和心理輔導,幫助吸毒人員戒除毒癮、逐步恢復正常生活。
村寨在村民自治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首先,村寨制定村規民約,明確規定禁毒的責任和義務,還自發成立禁毒聯防隊,每天都有村民輪流值班,開展巡邏,一旦發現可疑情況及時上報村委會或派出所。此外,村寨還開闢了專門的教育宣傳陣地,在公共活動場所設置禁毒宣傳欄、擺放宣傳設備,村民可以隨時觀看,村裏的大喇叭每週都會播放禁毒知識,讓大家了解毒品的危害。
問:創建全國禁毒示範城市以來,邊境村寨發生了哪些實實在在的變化?
答:第一是關注禁毒工作的人多了,參與禁毒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了。鄉里近些年給各個村都佈置了禁毒工作任務,對村幹部履行禁毒職責也提出了明確要求。各類禁毒活動,村兩委、駐村隊員、網格員、聯防隊員、志願者、學校師生等都會積極響應,參與熱情很高。
第二是吸毒人員變少了,社會治安變好了。以前村民缺乏相關知識,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引誘、教唆走上犯罪道路,現在大家都懂法了,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公安機關的嚴厲打擊對吸毒人員形成了有效的震懾,吸毒人數在下降,社會治安更好了。
第三是守邊的力量強了,有效防範毒品滲透。滄源屬於邊境縣,現在隨着科技的進步,通過監控設備配合聯防隊,能有效防止毒品進入。
第四是禁毒教育跟上了,民眾防範的意識更強了。現在的禁毒宣傳形式多樣,手機、電視、廣播,經常可以看到禁毒相關知識,特別是“摸你黑”“新米節”等節日,都有禁毒宣傳內容,學校還會讓小朋友回家給大人普及禁毒知識,效果也非常好。
第五是吸毒的人員戒斷了,今後的日子更好了。吸毒人員在政府的幫助下,參加了戒毒康復,基本上都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人變好了,家裏也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生活也有了奔頭。
問:對今後農村毒品問題治理有什麼希望和建議?各族群眾怎樣更好地把幸福家園建設好、把民族團結維護好、把神聖國土守護好?
答:國家從“一窮二白”到如今的繁榮富強,這一路十分艱辛,現在的好日子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希望大家永遠警惕毒品的嚴重危害,特別是邊疆地區,就更要“守好自己的門、看好自己的人”。
希望全市各族群眾都要在黨委、政府領導下團結起來,守好邊境線,讓毒品滲透沒有可乘之機;希望不幸沾染上毒品的人要儘早改過自新,家庭對他們也多一些寬容和關愛,幫助走錯路的人重走正路,回歸社會;希望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一定要深刻認識到毒品的危害,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教唆、引誘,或是因為好奇嘗試“第一口”;最後希望全社會各行各業都能夠聯合起來,各盡其責、各盡其能,共同抵制毒品,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