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臨滄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積極爭創全國禁毒示範城市有什麼重要意義?採取了什麼措施?
答:臨滄市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直通中緬印度洋新通道的關鍵節點,也是毗鄰毒源地“金三角”最近的邊境州市之一。在長期的禁毒鬥爭中,臨滄市涌現出了張從順、張子權“一門兩忠烈”,以及吳光林、羅金勇等無數英烈英模,是一座禁毒英雄城市。臨滄市創建全國禁毒示範城市,是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也是提升邊疆治理能力、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的必然要求。如果創建成功,臨滄將成為全國第一個毗鄰“金三角”的禁毒示範城市,必將對境外相鄰地區産生示範帶動效應,甚至對全球禁毒事業都將産生正向激勵。
臨滄市主要採取了三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四級書記抓禁毒,“市、縣、鄉、村”四級書記挂帥抓禁毒工作,這是臨滄市長期以來的實踐經驗,能夠很好地實現點、線、面結合,工作措施一竿子插到底;二是境內境外雙拳打,毒源在境外、市場在境內,必須堅持境內境外雙拳打。臨滄市始終堅持聯合執法、境外打點、拔釘追逃“三管齊下”,與境外執法機構建立禁毒合作機制。堅持專業查緝、專案嚴打、專項整治“三專並舉”,與境內相關省市警方建立聯動協作機制,統籌境內境外兩個戰場,繳獲的毒品數和制毒化學品數均居全省第一;三是多元發力強治理,臨滄市積極推進雲計算、物聯網、無人機等新科技手段與禁毒工作深度融合,推動公安數據與禁毒社會化工作數據的轉化,全力打造“智能、快捷、高效”的毒品問題治理工作模式。同時創新開展“一體兩翼”戒毒人員後續照管工作,成立臨滄市易制毒化學品行業協會,開展市、縣、鄉、村“四級聯創”,推廣“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綜合整治”模式,推動毒品問題治理提質增效。
問:根據國家“清源斷流”行動部署,結合創建全國禁毒示範城市,臨滄在遏制境外毒品滲透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臨滄市牢記“為國守邊、為民禁毒”政治責任和光榮使命,將禁毒工作置於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守護和暢通中緬印度洋新通道的高度來部署,放在維護中緬關係和邊境安全穩定大框架下審視和運籌,通過與境外相關地區開展聯合執法,在落實國家“清源斷流”戰略中真正體現了臨滄作為。
取得的成效主要歸結為:兩個第一、一個清除、一個重創。“兩個第一”是指在境外繳獲毒品16.628噸,居全省第一。成功抓獲包括母某東、曾某勇在內的“釘子”逃犯152名,居全省第一;“一個清除”是指與我臨邊規模化毒品加工廠被全部有效清除,三年來打掉境外制毒工廠、囤積點10個,有力支撐了全國“清源斷流”戰略;“一個重創”是指重創毗鄰境外地區毒品産業,經臨滄入境被外省(市、區)查獲的毒品案件數和繳毒數呈斷崖式下降,邊境禁毒工作格局發生根本性變化。
問:臨滄屬於邊疆多民族地區,在邊疆毒品問題治理方面做了哪些積極探索?取得了什麼成效?
作為邊疆多民族地區,臨滄堅持把毒品問題治理作為邊疆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不斷提升治理效能。
臨滄市的探索和成效歸納起來為“四治四提升”,一是堅持“德治”,預防教育效果提升。臨滄市將禁毒宣傳融入“潑水節”“青苗節”“摸你黑”等少數民族節慶活動,先後組織“禁毒公益健步走+全民樂跑”等10余個大型禁毒主題活動,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推崇“健康人生、綠色無毒”理念。把預防教育與群眾工作生活、文體活動緊密結合,真正將禁毒宣傳教育觸角覆蓋到社會各個角落,群眾禁毒知識知曉率上升至95%。
二是堅持“法治”理念,戒毒康復質效提升。臨滄市實施與毒情相適應的分級管制和分類施治制度,通過建設77個“標準化、規範化”社戒社康工作站,配備432名專職工作人員,着力完善集生理脫毒、身心康復、救治幫扶、融入社會於一體的社戒社康模式,全市吸毒人員戒斷鞏固率上升2倍,就業安置率達92%。
三是堅持“自治”理念,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臨滄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將毒品問題治理納入鄉村振興、生態建設等重點工作,選派“自然村長”到基層一線工作,發動群眾參與禁毒鬥爭,打通農村毒品問題治理“最後一米”。同時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組織作用,&&管用有效的禁毒鄉規民約,利用“巧舌婦”“布朗哨兵”等群防群治隊伍,鞏固基層治理成果。
四是堅持“智治”理念,智慧治毒水平提升。臨滄市建成市級1個毒品實驗室和1個污水毒情監測站、4個縣級毒品實驗室,成為雲南省率先建成縣級毒品實驗室的州(市),毒品實驗室技術進入全省第一梯隊。臨滄市有序推進“麻精藥品追溯&&”建設運用,建成“臨滄市毒品問題智慧治理&&”,溯源追蹤和監測預警能力持續提升。
問:面對新的毒品形勢和挑戰,臨滄今後禁毒工作的重點是什麼?
臨滄市將持續總結開展全國禁毒示範城市創建以來的經驗做法,聚焦“六全”體系建設,從四個方面持續抓好禁毒工作。
一是黨建引領、加強統籌,築牢基層禁毒堡壘。臨滄市將通過選優配強村(社區)“兩委”班子,將禁毒責任納入基層黨組織考核體系,確保書記帶頭抓禁毒。同時,建立“黨員包片聯戶”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涉毒風險排查和宣傳教育,將禁毒工作與基層治理同部署,利用黨群服務中心等陣地,開展“禁毒宣傳進萬家”活動,通過主題黨日、村民代表大會等形式,全面提升群眾識毒、防毒、拒毒意識。
二是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構建全民禁毒防線。一方面由市、縣(區)黨委政府持續統籌禁毒資源,並將其納入平安建設考核,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推動禁毒工作責任落實。另一方面由各級政法部門發揮打擊主力軍作用,依法嚴厲打擊涉毒違法犯罪活動,同時推動各級禁毒委成員單位發揮禁毒職責,落實挂鉤&&制度,積極開展查堵、管控、宣傳、保障等禁毒工作。此外,充分挖掘群防群治隊伍力量,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提供涉毒線索,主動參與禁毒人民戰爭。
三是長臂打擊、清源斷流,不斷深化跨域協同作戰。針對一些重要的販毒通道,建立完善與重點省、市的情報共享、聯合偵查機制,必要時成立聯合專案組,協同布控收網。同時,在省禁毒委員會的統一部署指揮下,聯動相鄰州市開展掃毒行動,建立毒品溯源倒查機制,對涉毒案件“一案雙查”,全力追查毒品源頭和流通網絡。此外,按照國家“清源斷流”的總體部署,不斷完善與周邊國家的禁毒聯絡和執法合作機制,主動出擊,大力實施境外專案打擊、“拔釘追逃”行動,全力遏制境外制販毒的猖獗勢頭,從源頭上減少境外毒品向我國滲透。
四是打防結合、創新治理,科技賦能精準管控。一方面,全面提升“污水驗毒”“毛髮檢毒”技術,實現精準鎖定涉毒高風險區域,精準打擊制毒窩點;針對新型毒品,主動聯合互聯網&&建立“涉毒關鍵詞庫”,全網篩查新型毒品暗語交易信息,阻斷網絡販毒鏈條。另一方面,推廣“毒品問題智慧治理”&&,實現對社戒社康人員在線精準管控;搭建“毒情預警&&”,進一步整合物流、金融、社交數據,預測販毒風險,提前進行干預;針對青少年群體,主動開發符合年齡特點的互動游戲等宣教産品,對重點涉毒場所人員開展“靶向培訓”,進一步提升識毒能力。
禁毒是一場人民戰爭,需要以黨建為引領、以科技為支撐、以共治為基礎,構建“打防管控幫教”一體化體系,進而實現毒情根本好轉,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的全面提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