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05/14 19:15:21
來源:新華網

雲南:“村播”助力 共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字體:

  紅河金平的水果、苗族刺繡,文山麻栗坡的臘肉、深山茶葉……在雲南省的這兩個邊境縣,許多村民正用手機鏡頭打破地域壁壘,將當地的土特産賣向全國,讓“鄉貨”變“香貨”,將鄉土情懷轉化為鄉村振興的澎湃動力。

  直播帶貨為家庭收入加上“雙保險”

  近日,一場“直播帶貨達人秀”脫貧經驗分享活動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金水河鎮曼棚新寨村舉行,來自國內外的媒體、企業代表齊聚一堂,與當地“村播”面對面交流經驗,為當地“村播”事業拓寬新的路徑。

金平縣“直播帶貨達人秀”脫貧經驗分享活動現場,主播正在進行直播帶貨(5月10日攝)。新華網發(劉起 攝)

  曼棚新寨村居民以苗族為主,近年來,該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帶動作用,通過“黨支部+直播基地+農特産品供應鏈+網紅帶貨”模式,幫助群眾銷售苗繡、民族服飾、蜂蜜、水果等,走出了一條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以前,橡膠産業是曼棚新寨村村民熊小剛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但常常會因為橡膠市場的變動導致收入不穩定。近年來,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她學習了苗族刺繡,並通過社交媒體、電商平台售賣自己的繡品。“現在家庭主要收入裏有10%是依靠自己的刺繡。”熊小剛説,她有了更多時間照顧家裏,家庭收入也上了“雙保險”。

  熊小剛家收入結構的變化是金平縣廣大群眾拓寬增收渠道的一個縮影。

  自1992年以來,外交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持續優化定點幫扶政策,多措並舉助力金平鄉村振興。2022年,外交部牽線愛心企業提供資金,實施苗繡傳承和培訓就業幫扶項目,提升當地婦女在圖案設計、刺繡技巧、服裝裁剪、電商直播等方面的能力。

  為進一步凝聚金平縣網絡主播力量助力鄉村振興,培育本土主播人才,金平縣還成立了鄉村振興“金主播”聯盟,以創業貸款扶持、直播實戰培訓、設立企業幫扶資金池、提供融媒平台和民族文化場景等方式,幫助網絡主播快速成長進入“賽道”。2024年以來,金平縣依託主播帶貨,銷售人參果、臘肉、蜂蜜、民族服飾等農特産品達3800萬元以上。

  培育“萬名村播”鄉村振興闖出“新通道”

  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村播”正在成為帶動鄉村産品銷售、豐富鄉村産業業態、拉動鄉村文旅融合的新方式。

第三屆老山國際春茶節期間,文山本土“村播”正在進行直播帶貨(5月9日攝)。新華網發(劉起 攝)

  5月9日,第三屆老山國際春茶節在麻栗坡縣開幕,一眾網絡達人齊聚麻栗坡縣,化身老山茶推薦官,開啟沉浸式直播帶貨。文山本土“村播”也對着鏡頭激情推介,架起茶農與全國消費者的“雲橋梁”。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13日,專業直播團隊和麻栗坡本土“村播”帶貨銷售額約220萬元。

  在文山,麻栗坡“村播”蓬勃發展的現象不是個例。近年來,文山州委、州政府積極踐行“主動想、紮實幹、看效果”的工作理念,提出全面發展農村直播電商的工作要求。文山州委宣傳部牽頭州級相關部門和8縣(市)委宣傳部,確定了“強主體、育品牌、優服務、助發展”的工作目標,通過“政府搭&、行業主導、群眾主體、市場運作”的方式,全力推進“萬名村播”培育工作。

  在“萬名村播”的助力下,一幅産業興旺、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文山大地徐徐展開。(完)(范芳鈺 劉起)

【糾錯】 【責任編輯:范芳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