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1/13 20:22:52
來源:新華網

雲南省鎮康縣:以林長制為抓手 打造生態“綠色銀行”

字體:

  新華網昆明11月13日電 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林長制為抓手,立足資源優勢,堅持生態優先,發展綠色堅果産業,打造生態富民的“綠色銀行”,全縣堅果種植面積已達43萬畝,有果農2.24萬戶,投産面積約35.5萬畝。2023年産量6.1萬噸,産值5.2億元,果農戶均收入達2.4萬元,企業返利合作社465萬元。

  一個規劃引領,做優産業基地。結合堅果的生長特性,鎮康將堅果種植範圍劃定在海拔700—1200米的低熱河谷區,按照以縣城至南捧河為“谷”、以南捧河流域為“軸”、沿南汀河流域為“帶”的“谷、軸、帶”規劃布局堅果産業。嚴格堅持“選一塊適宜地、開一條保水保肥種植帶、挖一個標準坑、定一棵合格苗、施一擔有機肥”的“五個一”標準,建成了4個萬畝連片、8個千畝連片的示範基地,實現産業布局規模化、基地建設標準化。

  一套機制聯結,提升組織化水平。以村黨支部為引領,分區域建立堅果産業合作社,實行“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由3戶龍頭企業按照“谷、軸、帶”片區與合作社、農戶聯結,全縣共組建專業合作社14個、社員2萬人。實現了“三個統一”,即:統一技術管護、統一採摘銷售、統一利益核算。2023年,農戶分紅279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86萬元,實現“果農有穩定可靠的銷售渠道、企業有充足的原料供給、村集體經濟也有了穩定的收入保障”多方共贏的目標。

  一個管理制度,提升綜合效益。統一推廣實施“科學施肥、整形修枝、品種改良、病蟲害防治、定時採摘”5項措施,堅果産量和質量實現“雙提升”。通過逐年比對分析,堅果大部分要在“白露”時節才能夠成熟飽滿,為防止過早收購導致過度採青,影響果品質量,鎮康將每年的“白露節”定為堅果“開採節”,“開採節”之前做到3個嚴禁,即“嚴禁採摘”“嚴禁運輸”“嚴禁收購”。同時,為保障果農收益,探索實行“協商定價、保底收購”的供銷對接模式,由堅果産業協會組織企業和果農代表進行協商,議定最低收購價,確定2023年度堅果“保底收購價”為8.5元/公斤,並在“開採節”公開發布,促成當年價格在8.5—8.8元/公斤區間收盤,並一度帶動全省堅果市場從6.5—8元/公斤對標至“鎮康價”。

  一批精深産品,打造特色品牌。建成堅果加工廠3座,初加工産能達9萬噸/年,精深加工産能1.2萬噸/年。現已開發的堅果産品主要有“開口笑”“果仁”“果油”3大類100多個系列,註冊商標有“雲澳達”“仁仁有份”“夏果媽媽”“多一個”等4大品牌。2023年,堅果企業工業利潤4600萬元,帶動就業426人,上繳稅收536萬元。

  未來,鎮康縣將持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堅果質量體系、市場體系和品牌體系,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長、科技增強、環境增美。(完)

【糾錯】 【責任編輯: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