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陣地遭‘敵’打擊,有人員受傷,命你部立即前出救治!”盛夏戈壁,烈日炎炎,陸軍某團野外駐訓場上,一場實戰背景下衛勤保障訓練火熱展開。接到導調指令,衛勤分隊迅速出發。
車隊剛抵達目標地域,分隊指揮員立即下令放飛無人機蒐集情報,進一步研判戰場態勢。各組人員密切協同,選擇隱蔽位置開設野戰救護所。救護組利用地形掩護,突破層層阻礙,成功找到“傷員”。
“只有平時訓練從難從嚴設置特情,才能錘煉過硬本領,確保戰時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贏。”該團領導介紹,他們聚焦未來戰場衛勤保障需求,突出複雜條件下戰場搜救、傷員轉運、野戰手術等重難點課目訓練,通過單項嚴訓、連貫考評、綜合演練等,幫助官兵找準能力短板;開展專項補差訓練,錘煉官兵野戰衛勤保障能力。
“下肢‘大出血’!”初步判明“傷情”,救護組快速進行止血包紮。偵察組突然發現不遠處有“敵”巡邏分隊,救護組立即根據應急預案展開偽裝,同時呼叫警戒組支援掩護,最終順利擺脫“敵人”。
“前方道路被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救護組組長臨危不亂,下令停車就地隱蔽,並打開地圖重新規劃路線……
野戰救護所內,分類後送組快速對“傷員”進行檢傷分類,重傷救治組實時監測“傷員”生命體徵,做好應對突發情況準備。
“救護所位置暴露,迅速轉移!”日落時分,警報再度響起。官兵立即撤收裝備,快速向預備陣地轉移……
【糾錯】 【責任編輯: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