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誰在講述南海的故事
2016-07-26 13:11:21 來源: 《環球》雜志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浩瀚的典籍史料

  中國歷史古籍,如東漢的《異物志》、三國時期的《扶南傳》、宋代的《夢粱錄》和《嶺外代答》、元代的《島夷志略》、明代的《東西洋考》和《順風相送》、清代的《指南正法》和《海國聞見錄》等,不僅記載了中國人在南海的活動情況,而且記錄了南海諸島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徵、南海的水文和氣象特點,以很多生動形象的名稱為南海諸島命名,如“漲海崎頭”、“珊瑚洲”、“九乳螺洲”、“石塘”、“千裏石塘”、“萬裏石塘”、“長沙”、“千里長沙”、“萬里長沙”等。

  這是《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白皮書第10條中的內容。

  廈門大學教授李金明向《環球》雜志記者介紹,這些典籍記錄了兩千多年來中國人在南海的活動印記。

  東漢楊孚《異物志》中記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繳外大舟,錮以鐵葉,值之多拔。”李金明説,“漲海”就是東漢人對南海的命名。

  李金明告訴記者,宋元時期有關中國南海疆域的記載就更加明確了。南宋趙汝適在其所著《諸蕃志》中寫道:“汝適被命此來,暇日閱《諸蕃圖》,有所謂石床、長沙之險,交洋、竺嶼之限。”趙汝適當時任福建路市舶提舉,經常要與外國商人打交道,為了解情況,他利用休閒時間閱讀《諸蕃圖》,發現了被稱為航海危險區的石床(塘)、長沙(指中國南海諸島),和作為中國與外國海洋界限的交趾洋與納土納群島(竺嶼)。

  李金明介紹,元代汪大淵的《島夷志略》記載了中國南海諸島的范圍,它起自廣東潮州,曲折連綿向海中延伸,一面到爪哇,一面到汶萊和沙巴,一面到越南東南端海域的昆侖島。

  由此説明,早在宋元時期,中國南海疆域的范圍與界限已基本確定下來:其西面與越南北部的交趾洋接境,西南面到達越南東南端的昆侖洋面,南面與印度尼西亞的納土納群島相鄰,東南面到達汶萊與沙巴洋面。

  到了明清時期,隨著航海事業的發展,以及航海者對中國海域認識的加深,有關中國海域與外國海域分界的記載則更趨具體。明嘉靖十五年(1536)黃衷撰寫的《海語》一書,把中外海域的分界稱為“分水”。

  李金明告訴記者,一些地方志,如《廣東通志》、《同安縣志》、《崖州志》等,對于中國南海疆域的范圍與界限也有比較明確的記載。《崖州志》記載,“崖州協水師營分管洋面,東自萬州東澳港起,西至昌化縣四更沙止,共巡洋面一千裏。南面直接暹羅、佔城夷洋,西接儋州營洋界,東接海口營洋界。”

  李金明説,“從該記載中可了解到,清代崖州水師營在其管轄洋面的巡航路線有兩條:一條是從海南島東部的萬州東澳港出航,環繞海南島沿海,航至西部的昌化四更沙,歷程約一千裏;另一條是直接向南航行至暹羅與越南中部的佔城洋面,即抵達中國南海疆域洋面的西部。”

  李金明表示,根據《崖州志》,清代南海海域屬海南崖州水師營管轄范圍,水師營定期從海南島沿海巡視到西沙群島海域,充分行使了主權和管轄權。清末,廣東官員在處理日本人非法侵佔東沙島的事件中,廣泛搜集歷史證據,據理力爭,嚴正進行外交交涉,迫使日本歸還東沙島,捍衛了中國的領土主權;此後,又派軍艦到西沙群島巡視,在群島上勒石命名,懸挂國旗,向國際宣示中國對西沙群島擁有主權和管轄權。(《環球》雜志記者/劉娟娟)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上一頁 1 2 3 4  

+1
【糾錯】 責任編輯: 雷東瑞
相關新聞
  • 南海主題宣傳短片亮相紐約時報廣場
    一條南海主題宣傳短片日前登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屏”,向全球受眾介紹中國對南海諸島合理合法擁有無可爭議的主權,澄清了所謂南海仲裁案的鬧劇真相,重申對話協商才是妥善處理南海爭議的解決途徑。
    2016-07-26 12:30:04
  • 王毅:中國和東盟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7月25日,外交部長王毅在寮國萬象出席中國-東盟外長會後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
    2016-07-26 00:32:05
  • 東盟外長公報出爐 未提所謂南海仲裁結果
    記者 韓梅】據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25日報道,第49屆東盟外交部長會議聯合公報于今日順利出爐,提及南海局勢的段落雖有8個,但文件對非法的所謂南海仲裁案結果只字未提。
    2016-07-25 15:20:52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75129179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