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國際觀察:伊朗大選改革派突圍 核政策走向何方?
2013-06-16 12:33: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視頻:實拍伊朗民眾走上街頭慶祝魯哈尼當選 來源:CCTV新聞

中新社北京6月16日電 題:伊朗大選改革派突圍 核政策走向何方?

中新社記者 李亞南

繼強硬的“反美鬥士”艾哈邁迪・內賈德完成8年總統任期後,“轉投”改革派的溫和保守派哈桑・魯哈尼將帶領伊朗這個中東大國在西方制裁的“槍林彈雨”中繼續前行。在伊朗第11屆選舉中“突出重圍”的改革派,將給伊朗帶來怎樣的變化?事關地區局勢及大國博弈格局的伊朗核政策又將走向何方?

改革派突圍反映民意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東研究室主任李國富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前首席核談判代表魯哈尼目前取得的勝利,反映出很多伊朗民眾對過去8年內賈德採取的強硬內外政策的不滿。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余國慶也認為,伊朗在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長期制裁後,國內經濟狀況比較糟糕,民眾的切身利益受到持續威脅。此次溫和保守派領導人能夠勝出,表明民眾從改善自身處境出發,迫切希望伊朗的國際環境有所緩和。

此外,伊朗改革派唯一候選人阿雷夫此前突然宣布退出,溫和保守派魯哈尼轉投改革派,促成改革派與溫和保守派聯手,相較于選票分流嚴重的強硬保守派具有很大優勢。

外交關係影響經濟政策

在此次總統大選中,民眾關心的焦點之一就是經濟政策。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網站刊文指出,在內賈德總統任內,伊朗國內變得日益窮困,通脹率超45%,失業率超20%,石油收益更是直線下降。

李國富指出,目前民眾關注的經濟問題與伊朗嚴峻的外交局勢,以及西方的制裁都密切相關。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內賈德過去的政策失誤加重了伊朗的經濟困境。但是,任何人上臺若不就伊核政策及與西方緊張關係作出調整,恐怕都會面臨來自一些西方國家更嚴厲的制裁,伊朗嚴峻的經濟現狀將很難改觀。

也有伊朗問題研究專家表示,從長遠看,提振經濟、改善民生,更加開放地與其他國家進行溝通是新總統應該考慮的議題。

核政策走向待觀察

對于事關地區局勢及大國博弈格局的伊朗核政策走向,外界輿論普遍認為,由于伊內部在推進核發展上的立場高度一致,很難期待新總統會在伊核問題上作出實質性改變。

李國富説,需要注意到,目前美國和歐洲都在重新評估在伊核上的政策;而魯哈尼此前在電視辯論中曾批評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首席核談判代表賈利利強硬的談判策略,認為伊核立場應與其他重要的國家利益一起相權衡,承諾在國際事務中採取比較溫和的方式,決心尋求“同世界進行建設性互動”。

所以,魯哈尼上臺後,其在與西方就伊核問題進行談判時,可能會考慮更多的因素。相信雙方都會盡力把握機會,重新評估雙方關係和在伊核問題上的立場,進而採取更靈活的互動與博弈方式。

地區局勢影響不大

作為中東地區重要大國,伊朗在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阿富汗等棘手問題上所具有的影響力一直讓一些西方國家頭疼。在此次伊朗大選前,美國不僅勒緊了制裁伊朗的繩索,而且對外宣稱伊朗大選不符合“國際標準”。

李國富分析道,縱觀整個大選過程,一切都平穩有序進行,各個派別都希望在體制內作出改良或改革,各方在遊戲規則內的此種博弈展示的就是一種民主。估計接下來一段時間,該國政權應該也會保持平穩。

余國慶認為,談論伊朗與中東國家之間的關係,離不開其核立場,以及一係列外交和戰略安全政策。但這些問題更大程度上由哈梅內伊掌控,且在伊朗國內已達成比較一致的意見。因此,伊朗新總統上臺後,其與周邊國家關係及對地區格局的影響料將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完)

+1
【糾錯】 責任編輯: 新華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213124861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