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國智庫·專家係列訪談丨價值塑造促進科普轉型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臺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科普中國智庫是中國科協打造的高端科普智庫,將聚焦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強化科普理論研究,促進跨界交流,推動融合發展,加強輿論引導,集智匯力,建言獻策,服務新時代科普事業高品質發展。今天我們推出對科普中國智庫專家李正風的採訪,探究科學普及中的價值塑造和面向未來的科普轉型。
精彩觀點
1
新華網

加強科普對于服務科技創新具有哪些意義?

加強科普對于服務科技創新具有哪些意義?
2
李正風

科學普及和科技創新已經非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相互促進的關係。

科學普及和科技創新已經非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相互促進的關係。
科學普及是一個使用比較廣泛、內涵不斷豐富的概念。今天我們所講的科普在我理解是一個“大科普”的概念,它包括讓公眾理解科學和技術,如理解科學研究的方法、技術發明的方法、科學研究的程式以及弘揚科學精神等等;也包括讓公眾以恰當的方式去應用科學技術知識,以此實現更高品質的生産和生活方式。此外,科普要讓公眾能夠積極支援並且參與到相關科技活動中去。不同歷史時期,以及不同的人群,對于科學技術知識和科普工作的需求,其特點和方式都有很大的差異。從這種“大科普”的角度來講,特別是在當代新科技革命的進程中,科學普及和科技創新已經非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相互促進的關係。我們以不同的方式發展科普,面向不同人群的需求更加廣泛地傳播和擴散新知識、新技術,對更加高效地利用這些知識,進行技術創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新華網

您之前談到過,新時代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面臨的挑戰是從了解知識、掌握技能要向價值塑造轉變。在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過程中,價值塑造的核心和重點是什麼?

您之前談到過,新時代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面臨的挑戰是從了解知識、掌握技能要向價值塑造轉變。在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過程中,價值塑造的核心和重點是什麼?
2
李正風

價值塑造引導我們思考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的發展,防范科技發展可能帶來的風險。

價值塑造引導我們思考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的發展,防范科技發展可能帶來的風險。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發展科技的目的是什麼。發展科技本質上是為了更好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福祉,我們需要去解決在追求美好生活和國家繁榮富強過程中碰到的種種問題,因此需要不斷推進科技進步。然而從科技發展以及科技成果應用來看,存在一定風險。科技成果既可以用于改善人們的生産和生活,也可能被濫用,從而引發一些新的社會倫理問題。價值塑造實際上涉及我們通常所講的價值觀問題,不僅需要了解科學是什麼,為什麼要普及,而且需要回答應該怎麼做等一係列問題,它是在一定價值追求下的一種選擇。所以在科普的過程當中,必然伴隨著一種價值塑造,引導我們思考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從而避免它帶來的一些負面效應,防范科技發展可能帶來的風險。我覺得當下的科普不僅應該告訴人們科學知識以及相應技術,還需要讓人們了解在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術的過程中,可能會伴隨什麼風險。怎麼樣能夠更好地保護公眾的權益?這些都是今天我們面對的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
1
新華網

在強調價值塑造重要性的前提下,科學普及當下如何轉變以適應未來時代的需要?

在強調價值塑造重要性的前提下,科學普及當下如何轉變以適應未來時代的需要?
2
李正風

從知識型科普轉向行動型科普,以提高公眾辨識和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能力。

從知識型科普轉向行動型科普,以提高公眾辨識和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能力。
我認為科普正在逐漸從知識型科普向行動型科普轉型。一方面,科普的內容由以前成熟的科學逐漸在向正在“行動中”的科學轉變。過去我們所普及的知識和技術比較側重于成熟的、被公認為正確的知識,隨著公眾對于科學知識和技術的需求發生變化,人們不僅需要了解比較成熟的一些科學,也需要了解一些“行動中”的科學,即前沿科學的一些知識。科普實際上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即怎麼把前沿的科學進展與爭論向公眾解釋清楚,讓公眾對于前沿科學的發展能夠有更多了解。另一方面,公眾對于這種科普的需求,不應停留在了解科學和技術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需要獲得更好利用科學和技術知識的能力。所以向行動型科普的轉變需要告訴公眾,怎麼樣能夠對當今不斷變化的科學和技術知識形成比較理性的判斷,能夠從比較豐富的知識和資訊當中,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資訊,以及對復雜的知識資訊進行理性地判斷。換言之,科學普及的重心要更加從知識向方法、精神和能力轉移,從而不斷提高公眾辨識和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能力。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