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美國B-21轟炸機製造商諾格公司在三季度電話財報會上&&,希望在今年底前與美國空軍簽訂新的合同。根據諾格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B-21項目今年第一季度虧損4.77億美元,公司凈利潤同比減少近一半。有關人員認為,諾格公司利潤下跌的主要原因是B-21項目的研發、製造等相關成本激增。去年,諾格公司曾宣稱,B-21項目虧損近12億美元。截至今年4月,該項目已虧損高達20億美元。
從目前看,導致B-21轟炸機成本激增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原料成本上漲。B-21轟炸機製造依賴大量高科技材料,如半導體、稀土材料、特種合金、複合材料和隱身涂層等,其中不少材料短時間內難以實現國産化,只能依賴進口。受多重因素影響,美國航空工業近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漲幅較大,加拿大供應的航空級鋼材成本增加約25%,由日本、意大利等國供應商生産的精密傳感器、雷達系統和引擎部件等同樣上漲,B-21項目供應鏈斷裂風險和成本壓力急劇上升。
另一方面,前期需求屢屢變化。B-21項目採用固定價格合同模式,此類合同不允許因成本上漲調整報價,超支部分需由諾格公司自行承擔。此合同的初衷是激勵諾格公司降本增效,但B-21項目技術複雜,美空軍需求屢屢變化,諾格公司不得不調整生産線、增加測試流程,前期戰機的工程與測試成本高於預期。比如,美國空軍要求B-21轟炸機拓展其任務範圍,承擔包括情報收集、協同防禦、無人機指揮等對空任務,然而固定價格合同並未包含加裝新型數據鏈與電子戰套件等戰機升級預算,B-21轟炸機研發生産成本隨之增長。
目前,美國空軍主要現役戰略轟炸機由B-52H、B-1B和B-2機型構成。自2021年以來,B-52H、B-1B轟炸機老化嚴重,面臨現代化升級難題;B-2轟炸機機隊因發生飛行事故而多次被停飛。為此,美空軍於2012年提出B-21項目,寄希望於建立以B-21為核心的轟炸機部隊。
為了趕進度,B-21項目完全依賴數字工程技術,沒有生産原型機,部分系統還在研發就投入生産,諸多“搶時間”的舉措使B-21轟炸機從開始研發到投入生産時間大幅壓縮,分別於2022年和2023年底完成地面測試和首次試飛。
正是這種激進的研發策略,導致B-21轟炸機質量問題不斷。首飛因技術故障推遲,隨後又因軟體故障頻發,先後有3次試飛被迫中斷。去年9月,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斷電,B-21轟炸機數據鏈當場癱瘓,多架無人機失聯,暴露出數據鏈可靠性和系統抗電磁干擾能力不足。
美國空軍將B-21項目視為國防戰略優先事項。今年7月,諾格公司獲得45億美元撥款,用於提升B-21轟炸機的産能。
目前,諾格公司已向美空軍交付4架B-21轟炸機,其中2架是飛行測試機,另2架為地面測試機。後續,B-21轟炸機“邊試飛邊生産”的模式能否加快戰機服役進度,諾格公司能否有效控制生産成本,有待進一步觀察。(肖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