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23.3%。在國際環境複雜多變、國際經貿秩序遭受重創的背景下,我國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向不動搖,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經濟發展模式正向創新驅動型轉變。
科創實力穩步增強
DeepSeek大模型火熱出圈、智能機器人亮相春晚舞&和馬拉松賽場、大型水陸兩棲滅火飛機AG600獲頒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與生産許可證、“祖衝之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領跑全球、“東方超環”核聚變實驗裝置刷新世界紀錄……今年以來,我國科技創新成果持續涌現,科技自立自強步伐加快,我國正穩步走向世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前沿。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隨着各地繼續加大創新投入,我國研發(R&D)經費投入佔GDP比重已接近2.7%,超過歐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平均水平。據統計,前5個月,我國有效發明專利申請量接近500萬件,增長12.8%。
科技成果轉化規模不斷壯大。上半年,全國共登記技術合同近41萬件,成交額突破3萬億元,同比增長14.2%。産業創新&&建設持續推進,截至6月底,我國已建成33家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241家中試&&納入重點培育庫,為成果産業化提供了堅實支撐。我國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已經達到15.3件,提前實現“十四五”規劃預期的12件目標。
中國式創新生態加速形成。中國企業積極打造並深度融入開源生態,促進技術創新和應用發展“雙向賦能”。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財政部支持124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更多中小企業融入大企業創新鏈、産業鏈、供應鏈。
“我國科技創新實力日益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目前,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研發人員隊伍,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達到26個、佔比全球第一,高新技術企業超過46萬家。”全球創新中心總幹事、中國社會經濟系統分析研究會副理事長趙剛認為,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徵的新質生産力,將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決勝未來的重大戰略抉擇。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隨着創新動能持續釋放,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發展方式深入轉變,經濟向“新”向“綠”的特徵愈發鮮明。
新興産業茁壯成長是最直觀的體現。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8.6%。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科技前沿領域實現突破,對産業升級的促進作用不斷顯現。前5個月,工業機器人産量同比增長32%,智能車載設備製造增加值增長26.8%。
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為轉型注入新動能。我國加快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0%左右。前5個月,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1.4%。
綠色發展提質增效彰顯高質量發展成色。各地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綠色産業發展,上半年,“新三樣”産品保持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汽車用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産量同比分別增長36.2%、53.3%、18.2%。
傳統産業在我國製造業中佔比超過80%,在國家“兩重”“兩新”政策支持下,各地傳統産業更新改造步伐加快。趙剛認為,“兩重”“兩新”政策對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有着深遠意義。政策深入實施,將有效帶動新技術、新産品、新設備的研發和應用,促進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新型勞動對象和新型勞動資料不斷涌現,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提供有力支撐。
科技金融“雙向奔赴”
金融資本是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發展科技金融是促進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前不久,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近日,中科創星先導創業投資基金以26.17億元完成首輪募集。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介紹,該基金70%的資金將投資於早期硬科技項目,服務“從0到1”的原始創新;30%的資金將投資於成長類項目,助推技術“從1到10”的熟化應用。當前科技創新正由複雜向超複雜、中周期向長周期、線性創新向網絡創新、單點突破向體系突破等方向演進。這就要求市場供給多種要素共同形成科技創新生態,以應對創新的複雜性交互關係。
隨着相關政策持續加力,科技金融服務不斷升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曹媛媛介紹,今年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了兩項增量措施,一是優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二是建立債券市場的“科技板”,從信貸、債券、股權等多方面推動科技金融體制構建,目前政策實施已取得良好成效。
截至今年5月末,銀行和企業簽訂的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貸款金額達1.7萬億元,是去年末的1.9倍。發放貸款餘額6140億元,累計支持1.5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實現首貸,為3983個重點領域設備更新項目提供了資金支持;工業和信息化部實施“科技産業金融一體化”專項,搭建國家産融合作&&,匯聚了38.1萬家優質企業、3090家金融機構、800余項金融産品。聯合150多家頭部金融機構,支持早期硬科技項目、先進製造業集群企業等融資5400億元。
在各方協同努力下,我國科技金融的“四梁八柱”已基本搭建完成,多元金融體系初步形成。科技與金融的“雙向奔赴”,正為創新驅動發展注入源源不斷動力,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築牢根基。(記者 常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