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山東大學與耶魯大學攜手出發
一支中美聯合考古隊
踏上魯東南沿海土地
從一紙批復到一次握手
跨越的是文化與學術的界限
更提出了穿越千年的命題:文明從何而來
1995年中美聯合考古隊
在前往日照地區的火車上合影
山海為伴
田野為卷
三十年不曾中斷
從兩城鎮到瑯琊&
從齊長城到前冢子頭
一步一足跡
串聯起6000余處古代聚落
考古
不止於發掘
更是與歷史的對話
中美聯合考古隊在日照調查現場
美國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費曼教授
與山東大學考古學生2013年調查齊長城合影
中美聯合考古隊2001年在日照兩城鎮發掘現場
2016年
山東大學與美國高校共建
環境與社會考古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古老遺跡
正通過現代科技&&
講述沉默的故事
項目組成員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植物考古學家克勞福德
引進的浮選儀在日照兩城鎮遺址發掘中使用
山東大學首個獲批立項的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環境與社會考古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三十年的耕耘
結出碩果纍纍
論文、專著等接連不斷
中國考古的聲音
正在世界迴響
美方學者文德安的“國家友誼獎”
見證着跨越國界的學術情誼
考古不止為學術
更為世界理解中國文明搭橋鋪路
2008年文德安教授榮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友誼獎”
並將證書及獎章無償捐贈給山大博物館
此刻
新的對話即將展開
7月18日
“聚落與社會:中美魯東南聯合考古30周年
國際學術研討會”
即將在山大青島校區開幕
百餘位中外專家齊聚
用思想碰撞出文明的火花
三十年堅守,不負時代
三十年深耕,不問風雨
山大考古用泥土寫下歷史
用數據重構文明
讓考古成為溝通世界的語言
讓遺址為未來發聲
讓世界看見中國!
【糾錯】 【責任編輯:岳祥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