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丨美國“新動作”會如何影響俄烏局勢-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5 18:31:56
來源:新華網

國際觀察丨美國“新動作”會如何影響俄烏局勢

字體:

  新華社華盛頓7月15日電 題:美國“新動作”會如何影響俄烏局勢

  新華社記者

  向烏克蘭輸送“愛國者”導彈系統、對俄羅斯威脅徵收100%關稅、提出50天內達成和平協議的要求……“預熱”多日後,美國特朗普政府14日推出在俄烏問題上的一系列“新動作”。

  美國媒體和專家認為,特朗普政府在俄烏問題上出現明顯政策轉向,但相關舉措難以對俄烏局勢和談判進程産生實質性影響。美國的反復多變增加了俄烏局勢走向的不確定性,但始終不變的是其以自身利益為重的“美國優先”政策。

  歐洲盟友買單

  特朗普政府14日宣布,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系統等武器裝備,並威脅可能對俄徵收“非常嚴厲”的關稅及次級關稅。在美方新舉措中,有兩點引起特別關注。

  一個關注點是,特朗普説,美國的歐洲盟友而非美國人將支付購買“愛國者”系統等援烏武器的費用,稱歐洲盟友“將運送武器並承擔100%的費用”。

  7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乘直升機返抵華盛頓白宮。新華社記者胡友松攝

  訪美的北約秘書長呂特&&,德國、芬蘭、丹麥、瑞典、挪威、荷蘭和加拿大均有意加入“重新武裝”烏克蘭的計劃,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軍援。據報道,德美防長14日已就德國從美國採購“愛國者”系統援烏一事展開磋商。德國總理默茨先前宣布,德國計劃從美國採購兩套“愛國者”系統。

  另一個關注點是,特朗普政府把關稅作為施壓手段,提出如果俄羅斯在50天內沒有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將對俄收取100%的關稅,並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等商品的國家徵收“次級關稅”。英國廣播公司認為,所謂“次級關稅”措施目的在於衝擊俄羅斯經濟,繼而影響俄軍戰備資金。

  專家認為,特朗普政府的俄烏政策發生明顯變化,很大程度上緣於美方對俄烏談判停滯以及俄方強硬立場的“挫敗感”。特朗普曾經許諾會很快解決俄烏衝突,但迄今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高級研究員查爾斯·庫普錢説,美國可能意識到,如果想在烏克蘭問題上達成協定,就必須對俄施加更大壓力。

  烏俄一熱一冷

  烏克蘭方面對美方新政策&&歡迎。烏總統澤連斯基14日深夜在社交媒體發文説,他當天分別與特朗普和呂特通話,感謝美國和歐洲願意向烏提供更多“愛國者”系統,並稱美歐還計劃提供其他武器裝備來擊退俄方。

 6月25日,在荷蘭海牙,北約秘書長呂特在北約峰會期間出席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趙丁喆攝

  特朗普14日説,一套“愛國者”系統預計在“數日內”運抵烏克蘭。據美媒報道,烏克蘭目前只裝備了6套“愛國者”系統。烏方曾&&,至少需要10套“愛國者”系統才能全面提升烏防空能力。

  而面對美方高調宣布加大對烏軍援力度並對俄發出關稅威脅,俄方的反應頗為淡定。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4日説,“美國一直並將繼續向烏克蘭供應武器、彈藥和軍事裝備”。    

  在俄方人士看來,俄方實現自身戰略目標的意志堅定,美方援烏新舉措對於局勢影響有限。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認為,美國向烏克蘭提供軍援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前線局勢,“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無論如何都會實現,無論是通過談判還是在戰場上”。

  “美國優先”未變

  輿論認為,考慮到特朗普政府政策反復無常的特點和“美國優先”的本質,各方並不看好美國在俄烏問題上的“新動作”能夠取得實質性效果。

  美國《紐約時報》文章説,雖然特朗普政府目前“改變了主意”,願意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但考慮到特朗普政府經常“變臉”,烏克蘭只能保持謹慎樂觀。烏克蘭軍事專家阿納托利·赫拉普琴斯基説:“特朗普今天心情好,明天可能就沒心情了。”

  7月10日,在烏克蘭基輔市舍甫琴科夫斯基區,救援人員拆除在空襲中受損的居民樓。新華社發(彼得·德魯克攝)

  分析人士認為,不管特朗普政府在俄烏政策上如何“變臉”,不變的是“美國利益優先”。基輔市民傑尼斯·波爾季利丘克説,自己不會對美國抱有太高期待,“很明顯特朗普政府從一開始就沒有真的想要幫這裡的人”。

  美方反復強調,在對烏軍援一事上,美國“只負責生産”,買單的是歐洲國家。美國《政治報》網站文章評論説,特朗普政府加大對烏軍援力度依然遵從“美國優先”原則,對於特朗普而言,這次援烏終於讓歐洲人“付了他們該付的部分”。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副主席康斯坦丁·科薩切夫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説,“歐洲人會繼續出錢、再出錢……美國援烏這筆交易只有一個受益方,那就是美國的軍工複合體”。(參與記者:劉晨、席玥、馬倩)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