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 黎巴嫩軍方16日發表譴責以色列侵犯黎主權的聲明後,美國突然取消與黎巴嫩軍隊總司令原定於18日在華盛頓舉行的會晤。
以軍18日又對黎巴嫩境內發動空襲,目標包括最大的巴勒斯坦難民營,共造成十多人死亡。
11月6日,在黎巴嫩南部城市提爾的阿巴西耶鎮,黎巴嫩民眾和軍人查看以色列空襲現場。新華社發(阿里·哈希紹攝)
美方舉動“令人震驚”
據多名黎巴嫩官員18日向路透社披露,美方取消了與黎軍隊總司令魯道夫·海卡爾原定18日在華盛頓舉行的會晤。這次會晤原本擬討論軍事援助及邊境安全合作議題。一名黎方官員説,會晤取消得“突然和令人震驚”,海卡爾被迫取消行程。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美國官員證實會晤取消,但未説明原因。美國國防部和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均未對此作出回應。
黎軍方16日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持續侵犯黎巴嫩主權”,“製造不穩定”,同時譴責以方對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的“最新襲擊”,稱這些行為構成“危險升級”,友好國家應立即採取行動。
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喬妮·厄恩斯特對黎軍的聲明&&“失望”,稱海卡爾非但沒有抓住合作機會解除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反倒將責任歸咎於以色列”。
按路透社説法,美國是黎巴嫩軍方的關鍵支持者。在過去20多年中,美國提供逾30億美元支持黎巴嫩政府。
停火生效而以軍行動不斷
當地時間18日晚,以軍空襲黎巴嫩西南部沿海城市賽達附近的艾因赫勒韋難民營。黎巴嫩衞生部説,空襲造成至少13人死亡、多人受傷。按美聯社説法,這是黎以停火協議生效近一年來在黎致死人數最多的單次空襲。
11月2日,在黎巴嫩南部一村莊,一名女子看著遭襲汽車殘骸。據黎巴嫩公共衞生部消息,以色列11月1日晚對黎南部發動空襲,造成4人死亡、3人受傷。新華社發(阿里·哈希紹攝)
以軍稱空襲的難民營是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訓練武裝人員、策劃襲擊以色列的軍事設施,並威脅將在任何地方繼續打擊哈馬斯。
哈馬斯譴責以軍的“殘酷襲擊”,&&以方關於遇襲難民營為哈馬斯“訓練設施”的説法“純屬謊言”,“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難民營內沒有任何軍事設施”。哈馬斯還針對以軍公布的一段空襲視頻回應稱,被襲地點是“難民營青年常去的露天運動場”,遇襲者為“一群年輕男孩”。
艾因赫勒韋難民營是黎巴嫩最大的巴勒斯坦難民營。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數據顯示,黎巴嫩接納約22.2萬巴勒斯坦難民。
另據卡塔爾通訊社報道,以軍無人機18日在黎巴嫩賓特朱拜勒市和卜利達鎮分別空襲一輛汽車,共造成兩人死亡。黎巴嫩衞生部説,自去年停火以來,以軍行動在黎巴嫩造成逾270人死亡、約850人受傷。
根據去年11月27日生效的黎以停火協議,黎巴嫩真主黨及所有黎武裝團體承諾不對以色列發動任何攻擊,且須撤至利塔尼河以北並拆除南部軍事設施;以方應停止對黎境內進行軍事打擊,並在今年1月26日前、即60天內逐步從黎南部撤出。
此後,以方指責黎方未全面執行停火協議,經黎政府同意將撤軍期限延長至2月18日。到期後,以軍又以保護以北部居民為由,稱將“無限期”駐紮在黎南部5個據點。黎巴嫩則要求以軍全面撤出黎被佔領土。(王奕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