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直通車丨帶動就業數千萬人 全國近2500個勞務品牌持續擦亮“金名片”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9 20:17:00
來源:新華網

民生直通車丨帶動就業數千萬人 全國近2500個勞務品牌持續擦亮“金名片”

字體:

  新華社南寧11月19日電 題:帶動就業數千萬人 全國近2500個勞務品牌持續擦亮“金名片”

  新華社記者張曉潔、林凡詩、黃慶剛

  廣西“八桂米粉師傅”展示精湛刀工,甘肅“敦煌文創師”勾勒飛天紋樣,河北“曲陽定瓷工匠”素坯上生花、留白間藏韻……11月18日至19日在廣西南寧舉行的第三屆全國勞務協作暨勞務品牌發展大會上,各地從事勞務品牌工作的“行家裏手”各顯身手,為我國勞務品牌發展寫下生動注腳。

  勞務品牌帶動就業能力強,具有地域特色、行業和技能特點,日益發展成為促就業、助發展、惠民生的綜合載體。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勞務品牌近2500個,帶動就業數千萬人。

  “多年前,‘呂梁山護工’勞務品牌讓我習得技能走出大山。如今,專業培訓下,9萬餘名護工扎根20多個城市,服務千家萬戶,年工資總收入超16億元。”山西“呂梁山護工”勞務品牌代表許艷平説。

  彎、擰、捻一氣呵成,不一會兒,一朵絨花出現在天津“武清絹花彩扎工匠”勞務品牌代表果兆靜手中。“從染色到製作絨條,從燙平到掐絲,每一步工藝都有講究。沒有培訓,一時半會兒做不出來。”果兆靜感慨。

  以勞務品牌為載體強化就業技能培訓,各地持續探索。例如,江西打造“贛字號”勞務品牌,制定172項職業能力考核規範,建成31個實訓基地、33處勞務品牌就業之家,提升從業者技能,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廣西推動“八桂系列”勞務品牌、地方特色勞務品牌與廣東“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融合建設,開展技能培訓71萬人次,帶動就業創業100多萬人。

  樹一個品牌,帶一片就業,強一域經濟,富一方百姓。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強化服務保障,推動勞務品牌建設呈現從自發性向組織化、從粗放式向精細化、從簡單勞務向産業融合轉變的良好趨勢。

  南寧市副市長韋江介紹,南寧推動勞務品牌建設與地方優勢産業同頻共振,聚焦米粉、家政等特色産業,培育出一批帶動效應強的勞務品牌。同時深化産才融合,構建“培訓—就業—産業”循環格局,塑造“橫州茉莉花茶師”品牌,綜合産值超180億元,推動産業與就業雙向賦能。

  在浙江,勞務品牌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與創業實踐緊密聯動,帶動增收5000多億元;在湖北,“恩施一紅一綠制茶師”勞務品牌為12家茶企提供技術升級方案,幫助小微企業産值提升40%;在河北,“平鄉童車人”勞務品牌助力産業營收,産品遠銷德國、法國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隨着新技術、新業態加速發展,我國勞務品牌領域不斷拓展。

  “我們聯合上海市徐匯區多家頭部人工智能企業,打造‘徐匯人工智能訓練師’勞務品牌,通過‘傳統行業+人工智能訓練師培訓+駐場服務’的方式,為企業輸送1600多人,形成本地培養、企業用工的勞務供應鏈閉環。”上海臨港漕河涇人才有限公司人才招聘中心副總監馬家祿説,新型勞務品牌的崛起,讓勞動者有了更多創新窗口,他們正成為就業市場的強引擎、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為勞務品牌帶來新機遇。”四川射洪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趙東説,當地打造的“川中鋰工”勞務品牌深耕鋰電産業技術人才培養,向川渝地區鋰電企業輸送6萬人次以上,推動産業從體力勞動向技術引領轉型。

  深化勞務協作,厚植勞務品牌培育沃土。我國持續完善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區域勞務協作聯盟等協作機制,從傳統的勞動力輸入輸出,擴展到技能培訓、崗位對接、産業合作、社會保障、勞務權益保護等全方位協作。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勞務協作孕育勞務品牌、勞務品牌升級勞務協作的良性循環,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加快推進勞務品牌發展壯大,加快健全政府、市場、社會多方參與的建設機制,強化標準規範、技能提升、技能評價,挖掘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市場需求,引導勞動者依託品牌創設企業、創新業態,培育一批勞務品牌龍頭企業,建設一批行業性、區域性聯盟,帶動勞務品牌集群式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