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日內瓦9月10日電(記者王露)總部位於日內瓦的全球防治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會(下稱全球基金會)10日發布年度成果報告説,該基金會自2002年成立以來,與合作夥伴共同努力,在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防治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已成功挽救7000萬人的生命。
報告顯示,在艾滋病防治方面,2024年,在全球基金會資助的國家和地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88%知曉自身感染狀況,79%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74%病毒載量得到抑制,相關指標均創下歷史新高。自2002年以來,在全球基金會資助的國家和地區,與艾滋病相關死亡率已下降82%,艾滋病發病率下降73%。
在結核病防治方面,2023年,在全球基金會資助的國家和地區,各類結核病的治療覆蓋率達到75%,較2010年的45%大幅提升;44%的耐藥性結核病患者開始接受治療,治療成功率達88%。全球基金會及其夥伴幫助擴大了人工智能輔助檢測、便攜式數字胸透等創新工具的覆蓋範圍,更多患者獲得及時診療。
瘧疾防治同樣取得顯著進展。2023年,在全球基金會資助的國家和地區,61%的人口能夠獲得藥浸蚊帳,風險人群中有53%使用蚊帳,超過95%的有症狀者接受檢測。
報告同時警告,資金壓力、地區衝突等使疾病防控面臨新挑戰。若國際社會不能重新加強承諾並加大投入,過去數十年努力取得的成果有倒退風險。
全球基金會執行主任彼得·桑茲在一份新聞公報中説,這證明憑藉正確的工具、堅實的夥伴關係和持續投入,我們能夠改善全球衞生的發展進程。他呼籲全球衞生界加快行動,減少碎片化和重復性工作,為各方合作提供便利。
全球基金會是在全球範圍內為抗擊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提供資助的非營利性機構,於2002年在聯合國倡議下成立。據介紹,2024年全球基金會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入27億美元用於加強疾病監測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