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院士增選看中國科技創新新風向-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4 07:42:42
來源:科技日報

從院士增選看中國科技創新新風向

字體:

  11月21日,2025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73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71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院士增選不僅是一次學術榮譽的授予,更是觀察中國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的“風向標”。

  相比2023年增選的院士,本次增選院士的最小年齡再創新低,來自北京大學的劉若川教授成為首位當選院士的“80後”。年輕科學家在創造力最旺盛的年齡獲得最高學術稱號,不僅是對他們學術成就的肯定,更有利於激發科研隊伍的活力和創造力。作為奮戰在科研一線的中堅力量,年輕科學家思維活躍、視野開闊,敢於挑戰傳統研究範式,善於駕馭前沿技術。他們的加入,將為我國科技事業注入澎湃動能。

  從學科分佈看,本次院士增選高度重視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從量子信息物理到機器人技術,從人工結構物理到智慧醫學,多位前沿交叉領域的專家當選院士。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下,單一學科研究已經難以解決複雜的系統性問題,而新興學科、交叉學科正成為推動科技進步的新引擎。院士增選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傾斜,不僅有利於引導科研人員向前沿交叉領域集聚,也將激勵科研人員突破學科壁壘,在交叉地帶開拓新的研究方向。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增選有3位民營科技領軍企業的專家當選,他們分別來自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金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是市場競爭的敏銳感知者,也是創新落地的直接推動者。企業的創新工作直接源於産業需求,創新成果直接接受市場檢驗。在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正是這些來自産業一線的專家,帶領團隊突破關鍵技術,將實驗室成果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産品和服務。他們加入院士隊伍,將對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産生積極影響。

  本次院士增選明確指向了三個方向:支持年輕科學家挑大梁、強化前沿交叉領域布局、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在當前國際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強化這些方向既回應了“卡脖子”技術攻關的迫切需求,也為發展新質生産力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院士增選,選的不僅是學術帶頭人,更是中國科技的未來方向。新晉院士名單的背後,是一個正在加速向科技強國邁進的中國,一個更有活力、更有創造力的中國。(陸成寬)

【糾錯】 【責任編輯:冉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