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專精特新”金字招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24 08:02:54
來源:經濟日報

擦亮“專精特新”金字招牌

字體:

  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小企業能辦大事”的代表,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型的特徵。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生力軍,持續提高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是擦亮這塊“金字招牌”的必然要求。

  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我國專精特新創新指數為286.4,比去年同期增長25.2%,新材料、生物兩大産業保持較強創新活力,創新成果加速形成。另據全國股轉公司此前發布的消息,專精特新“小巨人”挂牌公司研發強度是市場水準的1.66倍。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生力軍,持續提高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是擦亮這塊“金字招牌”的必然要求。

  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小企業能辦大事”的代表,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型的特徵,“小巨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近年來,我國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4萬家,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萬家,提前超額完成“十四五”時期目標。目前,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和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工作已經啟動。

  專精特新企業“小而專”。小,是指企業一般規模不大,主要是為大企業、大項目提供關鍵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産品,具有小配件蘊含高技術、小企業支撐大配套、小産業幹成大事業的特點。專,指專注、專業。專精特新企業長期專注並深耕産業鏈某一環節或某一産品,創新能力強、市場佔有率高、成長性好,在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穩定産業鏈供應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創新,是專精特新企業的靈魂。專精特新企業之所以能形成各自的“獨門絕技”,靠的正是持續創新和精益求精。在發展新質生産力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導向下,中小企業發展迎來巨大機遇,要引導更多中小企業聚焦細分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從筆者在各地採訪時了解的情況看,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的訴求集中體現在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上。比如,産業鏈上下遊、産學研各環節如何高效協同創新?創新研發資金投入多、人才需求大,相應而來的企業融資難、高端人才引才難留才難問題如何破解?智慧財産權保護工作怎樣進一步加強?如何獲取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務?專精特新企業仍然是中小企業,而且因其成長的高速性,遭遇“成長的煩惱”可能會早于、甚于一般的中小企業。

  因此,要進一步完善全要素的資源保障體係、全生命周期的服務管理體系和梯度成長的培育體係,營造有利于創業創新創造的良好生態。支援專精特新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努力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加強對專精特新企業融資、智慧財産權保護、人才培養、市場準入等方面的支援力度。加大先進適用技術供給和賦能應用,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科技成果,降低創新成本,加大對新産品新技術的應用推廣力度,助力更多中小企業成長為專精特新甚至“小巨人”企業。

  還要推動形成協同、高效、融合、順暢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格局。據統計,超九成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國內外知名大企業的配套供應商。一方面,要進一步發揮大型企業作為鏈主企業的龍頭作用,“國企帶民企、大手牽小手”,讓更多中小企業參與重點産業鏈發展。另一方面,鼓勵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爭當鏈主企業,取得更多標誌性産品、形成更多引領性標準。

  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加力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比如,河南出臺全國省級層面首部專門支援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政府規章;北京將推動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上市融資,引導資金重點支援北交所擬上市企業;財政部等部門將實施新一輪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財政支援政策。近期部分省份也陸續發布了2024年第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小”在當下,“巨”在未來,強化創新引領,專精特新這個“金字招牌”將越擦越亮。

【糾錯】 【責任編輯:冉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