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小吃、一張床、一個攤位:馬拉松“跑暖”的民生經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1 17:35:38
來源:新華網

一份小吃、一張床、一個攤位:馬拉松“跑暖”的民生經濟

字體:

  新華網北京9月11日電(記者 李旭)清晨的哈爾濱,天光初醒。一家位於中央大街的包子鋪已經燈火通明,成為朦朧晨曦中一處溫暖的所在。幾位專程從北京趕來的跑友,成了這天清晨的第一批客人。他們興致勃勃地品嘗着招牌鮮肉包、風味幹腸,打算在哈爾濱馬拉松開始前,先以味蕾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氣息。

  8月31日,參賽選手從起點出發。當日,2025哈爾濱馬拉松鳴槍開賽。本屆比賽設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兩個項目,吸引3.5萬人參加。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聽説這裡的包子非常好吃,就想著一定要來嘗嘗看。”其中一位跑友説,“我們幾個提前兩天就到了哈爾濱,跑馬之前,得先把這座城市‘吃’明白。”

  馬拉松帶來的不僅是汗水和歡呼,還有實實在在的消費熱潮。一份小吃、一張床位、一個攤位,通過馬拉松串聯起了城市溫暖的脈動。

  一份小吃,小微餐飲的增收賬

  8月31日,哈爾濱銀行2025哈爾濱馬拉松(以下簡稱“哈馬”)如期舉行。“去年我們在終點補給鍋包肉消耗300斤肉品,今年增至450斤。”同合居餐飲市場總監信妉婷&&,“人來了總要逛、要吃,這正是本地商家拓展市場的好機會。”

  圖為哈爾濱馬拉松比賽現場的音樂演出。圖片來自主辦方

  此外,同合居餐飲專門為哈馬推出了“哈馬專享能量套餐”,99元即可嘗遍鍋包肉、麻醬拉皮、紅腸炒飯等東北特色菜。14家門店同步上線後,單日套餐銷量表現亮眼,市場反響熱烈。

  數據印證了哈馬期間餐飲的火爆:8月最後一週,美團&&上“哈爾濱餃子館”搜索量上漲111%,“哈肉聯紅腸”上漲92%。這些小吃承載的不只是跑者的補給,更是賽事給小微餐飲業態帶來的直接紅利。

  “同合居”的經歷並非個例,2025年桂林馬拉松賽事舉辦期間,沿線餐飲企業銷售額普遍增長20%以上,部分餐企銷售額同比增長超65%。賽事期間,特別是賽前和賽後的餐飲需求激增,不僅有參賽者涌入餐廳,也有大量前來觀賽的游客,帶動了全市範圍內的小吃店、餐館的活力。這樣的消費熱潮,從馬拉松的起點到終點,形成了一條貫穿城市街頭的經濟“溫暖脈動”。

  隨着馬拉松賽事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小微餐飲企業迎來了賽事帶來的消費高峰。從看得見的一份小吃,到算得準的微型增收,小微餐飲成了賽事紅利直接照進生活的窗口。

  一張床位,住宿行業的活力賬

  美團旅行數據顯示,8月最後一週,本次哈馬起點“哈爾濱音樂公園”搜索量同比上漲332%,“哈爾濱中央大街附近酒店”搜索量上漲25%。哈爾濱JW萬豪酒店市場銷售總監朱桐告訴記者,哈馬開賽日,342間客房入住率100%,參賽選手佔50%。

  馬拉松賽事經濟的輻射力在“住”上體現得尤為明顯:2024廣州馬拉松期間,以廣州為目的地的酒店訂單環比前一週同期增長超40%。宜尚酒店旗下位於馬拉松路線周邊的多家門店在賽事期間的入住率均超過85%,部分門店多日滿房;2025武漢馬拉松期間,武漢整體酒店訂單量環比賽事前三天訂單量增長180%,酒店均價環比前三天增長24%。賽事期間,酒店為跑者定制延遲退房、能量早餐等服務,更是將賽事流量轉化為了服務增量。

  2024年12月8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當日,2024廣州馬拉松鳴槍開跑。新華社發(黃晉文攝)

  賽事對住宿業的拉動效應不僅體現在連鎖酒店,還更廣泛地激活了本地的民宿市場。“馬拉松期間是我們一年中的相對最忙的時候,也是我們收入的‘小高峰’。”淮安某民宿老闆對馬拉松賽事期間客滿的情況記憶猶新。“平常周末客滿率不足五成,賽事周末一晚上全滿。”

  這樣的床位賬,體現了馬拉松賽事對就業和酒店經營的直接支撐。賽事期間的高客流量,不僅帶動了酒店業的收入,也推動了其他與住宿相關的産業,如清潔、客房服務、餐飲等,形成了全方位的經濟效益。

  一個攤位,靈活就業的創業賬

  從外地跑友涌入老字號餐館,到酒店民宿一房難求,再到商圈景區人潮涌動,有效拉動了住宿、餐飲、旅游和零售等多行業協同發展,形成顯著的經濟鏈式反應。此外,隨着賽事的規模不斷擴大,許多城市會在賽事期間允許臨時攤位入駐,創業機會也隨之增多。

  以廣安馬拉松為例,自2016年首次舉辦以來,賽事不斷助力培育和拉動本土賽事經濟。“2024廣安馬拉松賽首次在現場推出‘廣安市集’展銷活動,共有70家廣安本地文旅、非遺、農特産、名優小吃企業商家入駐,吸引來參賽選手和市民群眾超5萬人,現場消費超300萬元。”廣安馬拉松相關負責人&&,2024廣安馬拉松賽實現市場合作品牌超40家,市場化收入佔運營成本費用的1/3。

  2024年11月23日,廣安馬拉松開跑。圖為參賽選手在比賽中。新華網發(張可凡攝)

  2025貴陽馬拉松期間,“樂爽市集”創新性地將時下火熱的“擺攤”經濟與體育賽事完美結合,打造了一個佔地近18000平方米的沉浸式體驗空間。贊助商展示區、貴陽特色美食區、文創潮玩區、名特優産品展銷區和運動裝備區……140家經過嚴格篩選的本地商戶入駐,其中既有傳承數代的老字號,也有充滿創意的年輕品牌,還有來自貴州各地的鄉村振興特色産品。

  6月15日,選手在2025“貴馬”比賽中。新華網 盧志佳 攝

  一場馬拉松,串聯起了城市的自然景觀和風土人情,也成為城市向全國展示獨特魅力的動態名片。正如跑步愛好者王宇昊所言:“用腳步丈量這座城市,才能真正感受它的活力脈搏。”

  多元消費,城市經濟的帶動賬

  馬拉松的“魔力”不僅限於賽場。2025年無錫馬拉松期間,42.6萬餘觀眾、跑者帶動周邊産業效益達50500.2萬元,較上屆提升78.2%,創歷史新高。其中,經估算,“錫馬”期間帶動的餐飲、住宿經濟效益最為可觀,分別達14370.8萬元、30129.6萬元。

  無錫馬拉松的經濟效應只是全國馬拉松熱的一個縮影。《中國路跑人群消費與賽事經濟發展趨勢與特徵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田徑協會認證路跑賽事參賽者年度消費總規模達168億元,相較於2023年增長了26%。其中,服裝鞋帽、可穿戴專業裝備等直接消費超過98億元,因參賽衍生的吃、住、行、游、購、娛等間接消費超過69億元。

  “提前三天抵達貴陽,一邊備賽一邊旅行,總共花了5800多元。”2025年貴陽馬拉松參賽者陳琳的行程,正成為體育賽事拉動城市消費的一個生動樣本。她的足跡串聯起了一條清晰的消費鏈:漫步青岩古鎮感受人文歷史、品嘗地道酸湯魚體驗黔味魅力、參與“貴馬之夜”音樂派對融入當地氛圍——體育之外的多元消費場景,正在持續釋放“馬拉松經濟”的帶動效應。

  “路跑運動是一項典型的以賽事為核心,將全民健身需求與體育産業發展有機融合的運動項目。”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中國體育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趙軼龍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沿着42.195公里的賽道,路跑賽事經濟效益不僅是線性的,也是網絡化的,上萬參賽跑者的到來,輻射全城,為城市酒店、餐飲、旅游、交通和商業等現代服務業帶來了巨大的線下流量,激發了城市的商業活力。

  “從賽事當天的即時消費到長期的經濟效益,馬拉松為城市帶來的經濟紅利是全方位的,其自身也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經濟閉環。”趙軼龍進一步分析,對城市來説,馬拉松賽事不僅是一個短期的盈利機會,更是一個城市經濟韌性和活力的體現。

  傍晚時分,中央大街包子店裏依然亮着溫暖的燈光。“您慢用,小心燙!”店主看著店裏絡繹不絕的跑友,一邊熱情招呼,一邊手腳麻利地將剛出籠的包子端上桌。“從清晨5點到現在,我們多賣了好幾百籠包子。”

  熱氣騰騰的包子,升騰着的不只是食物的香氣,更是這座城市的溫度。這既是對馬拉松經濟最生動的注腳,也呼應着“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

  馬拉松讓城市動了起來,也讓生活活了起來。每一座城市的馬拉松,都是人民生活溫度的一部分,也是現代化城市生動畫卷中的一筆亮麗色彩——一份小吃、一張床、一個攤位匯聚成民生溫度,也凝練成為城市現代化的生動畫卷。(刁文靜對此文亦有貢獻)

【糾錯】 【責任編輯:賈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