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統計局10日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持平,同比下降0.4%,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9%。從最新物價數據中,能讀出哪些信息?
首先,是核心CPI繼續回升。
統計數據顯示,8月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隨着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持續顯效,核心CPI同比漲幅連續第4個月擴大。”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説,除了核心CPI漲幅擴大外,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服務價格同比漲幅自3月份起逐步擴大,8月上漲0.6%。
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密集推出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舉措——財政部等部門發布兩項貼息政策,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提振消費;江蘇緊扣“蘇超”賽事聯動舉辦1800余場相關活動,發放超1.4億元惠民消費券;浙江聚焦文化旅游、體育賽事、夜間經濟等重點領域全面激活暑期消費……
6月28日,工作人員在泰州市海陵區萬達廣場“跟着蘇超游徐州”徐州文旅(泰州)推介會上向消費者推介文旅商品。(湯德宏 攝)
“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從提升消費能力、創新高質量供給、優化消費環境等角度出發,多措並舉提振消費。一系列政策協同發力,推動供需結構持續改善,對相關行業價格起到支撐作用。”中國價格協會副會長許光建説。
儘管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持續回升,但對比上月數據不難發現,8月CPI同比是“由平轉降”的,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主要是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走高,疊加本月食品價格漲幅低於季節性水平所致。”董莉娟説。
董莉娟&&,從翹尾看,上年價格變動對本月CPI同比的翹尾影響約為-0.9個百分點,下拉影響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從新漲價看,本月CPI環比持平,低於季節性水平約0.3個百分點。二者共同導致CPI同比走低。
“從具體類別看,主要是食品價格較低導致。”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劉方進一步分析,8月食品類供給充足,豬肉、雞蛋、鮮果價格變動均弱於季節性,食品價格同比下降4.3%,對CPI同比的下拉影響比上月增加約0.51個百分點,高於CPI同比降幅。
值得關注的是,隨着國內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部分行業供需關係改善,具有先行指標意義的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呈現積極變化,同比降幅收窄,環比結束連續8個月下行態勢。
對PPI的環比變化,董莉娟分析道:“供需關係的改善,影響部分能源和原材料行業價格環比由降轉漲。煤炭加工價格由上月下降4.7%轉為上漲9.7%,玻璃製造價格、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價格等也都由降轉漲。”
從同比來看,PPI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是今年3月份以來首次收窄。
專家分析,除受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走低影響外,我國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帶動一些行業價格呈現積極變化。
“反內卷”促進相關行業價格降幅收窄——
董莉娟介紹,隨着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縱深推進,企業無序競爭得到治理,重點行業産能治理有序開展,相關行業價格同比降幅收窄。8月份,煤炭加工、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新能源車整車製造價格等同比降幅比上月均有收窄。
“新動能”壯大帶動價格積極變化——
當前,新興産業茁壯成長、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綠色發展提質增效,相關行業價格同比有所回升。數據顯示,8月份,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系列價格同比上漲1.1%;電子專用材料製造、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價格由上月下降轉為持平;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價格降幅收窄5.4個百分點。
消費求“質”拉動部分行業價格上漲——
升級類消費需求增加,帶動部分行業價格同比上漲。8月份,工藝美術及禮儀用品製造價格同比上漲13.0%,運動用球類製造價格上漲4.7%,營養食品製造價格、專項運動器材及配件製造價格等均有上漲。
“隨着促消費、穩投資等各項政策落地顯效,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縱深推進,內需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支撐相關行業物價走勢。”劉方説。(記者王雨蕭)